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当代台湾客家流行音乐的族群再现与文化认同

2009-9-28 20:44| 发布者: huangchunbin| 查看: 12169| 评论: 1|原作者: 王俐容 杨蕙嘉|来自: 客家风情网

台湾客家流行音乐与文化认同

 

客家流行音乐的创作对於族群认同的提升有重要的影响,包括提供自我定义的对话的基地,以强化自我认同的可能,例如: 我本身是台北出生的客家人,但是我不曾待在关西,所以没有客家庄的经 ,所以我的客家是后来认养出来的,就好像那种东西是曾经脱节断掉过, 但是我后来自己找回来,我从很多的管道,我一开认识客家,是从客家音 (童谣,流行歌曲)的部分,这期间很长,让我有很大的共鸣.(客家风情网管理人员李明钊)

 

我觉得我是最近这几年写客家歌,才慢慢开始对族群意识比较强烈.(客家风情网音乐人曾雅)

 

我十六岁来台北,我已经忘记自己是客家人,虽然我从小在客家庄长大, 我来台北之后,我现在仔细回想,我在高中有很多同学姓范姜,那一定是 客家人,可是我们在学校从来不会讲客家话,也有很多同学是新竹苗栗的, 肯定很多客家人,当时完全没有人提这件事,一直到我在三十岁开始想要 客家歌,才把客家人的身份捡回来.(客家风情网音乐人刘劭希)

 

客家人的认同是一个严肃的课题,就我觉得在这个过程来讲,的确是因为 我们把它唱出来之后,因此有很多人愿意认同自己是客家人,这是一个附加的效益.尤其是第一张专辑发行的时候,很多学校的客家社都很高兴, 第一张专辑MV是找台大客家社的同学拍的,那个时候客家社就觉得终於有 一个歌手可以拿出来讲了,否则别人会觉得客家有音乐吗 尤其现在是更 ,随便谈谈就有很多客家歌手,而且客家歌这几年评价都蛮高的,大家 就愿意谈,就会带动客家认同,就会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我觉得这是正 面的.(颜志文)

 

写客家歌,除了得到认同,它也是可以是文化的先锋,因为它让人家开始唱,容易在大环境的听到客家的崊在,这是最快的.我在做客家唱片过程中得到自我认同,客家文化认同,也让我自己身为客家人崊在的价值.(客家风情网音乐人汤运焕)

 

离散在各地的客家人透过客家流行音乐的凝聚过程,让客家人有机会寻求自己的根源,建构与唤起客家人对於自身文化与自主意识的认同.所以透过音乐,重新界定了自我与他人的族群界线,其所处的音乐文化实作是一个「创制」(making)与「化成」(becoming)的动态过程,此音乐认同即是创作者「活跃—企图改变的认同」(active-transformative identity)生产过程. 同时,客家认同的内涵又是复杂而困难的,特别是许多创作者指出当代客家认同在传统与现在之间定位的矛盾性: 现在已经不太容易看出所谓的客家庄,你从这个角度看,除非他写客家, 包之类的,你能看得到什麼是客家,姜丝炒大肠,客家小炒,这可能是客家 ,可是你看到魔法网,也有原住民走过,这到底是哪里,你先把南庄拿掉, 冰厂,丈母娘,桂花酿,客家手工什麼的,你把客家的字拿掉,你就感觉不 出是客家庄,跟任何一个都市的边缘村庄是一样,客家特色在哪里,现在穿 得也没什麼差异,以前可能会很清楚,现在越来越模糊了.(陈永淘) 从陈永淘的访谈中,不难发现传统客家庄以逐渐被现代的科技给一点一滴的消逝.然而文化是现实的,是无孔不入的,不是自夸就会有的,文化是人民思想的表现,表现在音乐,戏剧,文学,科技等层面,如果文化不能被更多的人接受,

 

自然成为弱势.有许多的创作者也希望赋予客家音乐更为丰富与现代性的面貌,例如好客乐团的封面设计:

〈封面设计〉

封面由入围葛莱美唱片设计师萧青阳所做,他将五位团员介绍给不认识好客乐团的人,并将每位团员所负责弹奏的乐器仔细的画出来,更特别的是他在设计上运用了一些客家的意象「客」,「粑」,「茶」,「粄」,每位团员的穿著画风偏年轻带著嘻哈的味道,让大家可以很清楚的了解,他们的音乐是以延续传统的前提之下注入新的元素,藉此可以拉近前辈与后生的距离,并且吸引更多人了解参与客家活动进而发扬创新发扬客家文化. 而刘荣昌更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与冲突呈现在他的封面之上: 我觉得专辑要有梗,那这张梗的型式是,某一种的音乐型式的,次要的是歌 ,这梗是传统和现代的再创新,从这个出发,从这边推演,就有这些创作, 就会有乐器选用的问题,就会有包含封面的设计.封面是放火把老树给烧了,然后烧完之后,就是它是一个连带的想法,所以有一个脉络,从传统里 面找出现代的新玩法.(客家风情网音乐人刘荣昌)

 

封面是由江口健太郎所设计,正面有许多老树被一大把的火给烧了,但在背面的封面则是烧掉的树却长出新的树叶,象徵著一种从传统出发的精神,从台湾客家的传统音乐中汲取养份延伸开创,并且试图找寻可以让传统与现代水乳交融的实践方式. 但这些希望与现代接轨的作品却不一定受到所有客家族群的肯定,例如有些创作者就抱怨: 客家电视收视率的观众群,50岁以上的最多,那他们喜欢听的音乐,就是比较是传统的或早期流行的那一块,最近开始是播创作歌手,林生祥,谢宇威,颜志文,收视率都不好,所以是说喜欢他们这些创作歌手的年龄层其实是年轻的,但年轻人不会主动转到这个频道,年轻人都是喜欢看其他那些台呀!韩剧啦,日剧啦,新闻台,他们不会主动转到17.(施懿伦) 虽然许多的创作者自我检讨,客家文化一向很难跳脱一般人传统刻板印象,社会大众认为客家文化不外乎是姜丝炒大肠,山歌小调,天公落水,这些或许让很多中老年人感觉到怀念,但不见得获得年轻一代的认同,例如刘劭希指出: 很多客家人都说要传承客家文化,问题是到底要传给年轻一代 还是老一辈呢 如果真的要传给下一代,就必须检视,客家语言所发展出来的文化内涵,是否符合年轻人的需要 如果不会客家话,对他的生活娱乐,工作或家庭几乎没有影响,那为何要学客家话呢(客家风情网音乐人刘劭希访谈)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silenthunter69 2009-10-8 13:10
欢迎查阅本人博客《客家铮骨,扬威天下》: http://blog.163.com/silenthunter69@126/ 本人博客的视频空间: http://kejiazhenggu.56.com/

查看全部评论(1)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5 22: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