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当代台湾客家流行音乐的族群再现与文化认同

2009-9-28 20:44| 发布者: huangchunbin| 查看: 11701| 评论: 1|原作者: 王俐容 杨蕙嘉|来自: 客家风情网

 

论文大纲:

当代台湾客家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现象,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面貌.客家研究应如何定义与理解当代客家流行音乐 当代客家流行音乐传达出怎样的「客家经验」,如何描绘客家文化 音乐创作者又如何传达与展示自己的文化认同 文本以分析探索当代客家流行音乐如何再现客家的族群意像与生活经验;创作者如何在台湾复杂的音乐背景之下,从各种音乐素材结合客家经验,转折,连结,置换出混杂的客家样貌;以及从音乐的文本之中思索族群音乐的边界与自我定义;进而诠释族群音乐中复杂的文化认同问题.

 

关键字:客家研究,流行音乐,文化认同,再现(Representation)

Abstract:

Popular Hakka music is rising and flourishing in contemporary Taiwan. It's important to define and interpret Hakka popular music based on the portrays of "Hakka experience", "Hakka culture" and "Hakka iden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akka creators.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representation of ethnic image, live experience of the Hakka: how the Hakka creators combine the various cultural materials to transfer, replace and create new " Hakka hybridity" in popular music How Hakka creators redefine themselves and reset ethnic boundaries of the Hakka music And how to interpret the complex issues of cultural identity from Hakka popular music Keywords: Hakka studies, popular music, cultural identity, Representation

 

前言

 

当代台湾客家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现象,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面貌.客家研究应如何定义与理解当代客家流行音乐 当代客家流行音乐传达出怎样的「客家经验」,如何描绘客家文化 音乐创作者又如何传达与展示自己的文化认同

 

文本以分析探索当代客家流行音乐如何再现客家的族群意像与生活经验;创作者如何在台湾复杂的音乐背景之下,从各种音乐素材结合客家经验,转折,连结,置换出混杂的客家样貌;以及从音乐的文本之中思索族群音乐的边界与自我定义;进而诠释族群音乐中复杂的文化认同问题.此外,本文结合当代台湾客家流行音乐的文本分析(包括:歌词,旋律,封面包装等等)与相关客家流行音乐创作者的深度访谈(包括创作者,节目制作人,音乐制作人),来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索.

 

族群音乐与认同

 

当代族群研究中所关注的各种文化面向,多半侧重於文学,电影,建筑或是食物,相反的,深入於日常生活也广为流传的文化形式--音乐,在族群文化研究的领域却较少受到重视(Baily and Collyer,2006).White(1985) 指出,1980年代开始,族群文学的研究即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来自於学者认为移民或是少数族群的文化创作可以充分显示出他们对於自身的移动经验,历史记忆,与主流社会的关系;接下来,许多学者也开始从电影,舞蹈与音乐,甚至於食物等不同的文化现象及艺术形式来探索移民与族群的文化传承,意义建构与认同发展等等. 在这些不同文化现象中,族群音乐具有特殊的地位与复杂性.相较於族群文学,族群音乐同时具备了语言文字,旋律唱腔,以及公众表演等三重元素(Martiniello and Lafleur, 2008:1191),除了可以将歌词当作「文学」或是语言来分析之外,声音更是族群音乐较文学复杂的地方.有时候不需要歌词,声音本身即具有呼唤记忆,捕捉情感,让人落泪的力量. 族群音乐本身的另一个重要性在於普及性,许多学者指出,音乐几乎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乏的文化形式,而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音乐形式,表达方式,与特殊的喜好,Jaap Kunst所言:

族群音乐显示了每一种族群,或是每一种人口团体,都有自己的表达音乐形式的风格,这些特殊的风格都强化了族群的差异性与特殊性,因此,对於族群音乐的探索有助於对於族群研究的了解(Kunst, 1950:7)

 

族群音乐与认同之间也有强烈的连结,许多学者指出,音乐可以提供个人一种对於社会或是特殊团体强烈的归属感.例如Stokes(1994:5)强调音乐的社会角色,认为音乐提供人们去确认自己的认同与土地,也明确理解到区分他们不同归属的文化界线.换句话说,人们不只使用音乐来确认自己所属社会脉络之下的位置,也使用音乐来作为相关土地与人群的知识背景. 因此,音乐不只是对於族群或是社会团体有真实认同上的意义,对於土地情感的连结,共同记忆的凝聚,.个人的过去等等,如同Alan Lomax指出: 音乐的基本影响在於提供安全感,音乐中象徵化了人们生长的土地,早期童年的满足,宗教经验,社群的欢愉,恋情,工作等等各种经验与情感 (Lomax,1959:929). 在历史上许多政权与意识形态也以音乐来作为重要认同工具,例如纳粹德国或是苏维埃政府,都将音乐当做重要推广国家认同与宰制性意识型态的工具,强调特殊的国族特色与国家的再现(Everitt,2001:65). 除了从族群音乐的角度来看客家音乐,另一种观点来看客家音乐的角度则是从移民背景的脉络下来理解.移民背景的有趣之处在於移民者在物理性的部份,是远离原来的故乡与文化,但还是希望在新的居住点发展原乡的文化与艺术,而产生某种「移位,错置(displacement)的结果;这种移位与错置不仅是空间上的,也往往是时间上的:某种文化在移民者的原乡目前已经不再存在了,却在另一个地方被留下来(Baily and Collyer,2006).对於移民者而言,对於原乡文化作品的复制,重演,都是对於自己的乡愁带来某种安慰与纾缓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移民者的文化创作不止在於单纯的复制与重演,对於客居社会的生活与想像也会被融入其中(Cohen, 1997:26). 从以上相关文献看出,族群(或是移民),认同与音乐之间有强烈的连结,透过客家音乐,我们得以深入探索客家族群经验,情感,认同,乡愁等复杂的问题.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silenthunter69 2009-10-8 13:10
欢迎查阅本人博客《客家铮骨,扬威天下》: http://blog.163.com/silenthunter69@126/ 本人博客的视频空间: http://kejiazhenggu.56.com/

查看全部评论(1)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3-28 17:01 , Processed in 0.01204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