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肖文评教授学术简历

2008-11-2 11:13| 发布者: huangchunbin| 查看: 2175| 评论: 1|原作者: 客家风情网|来自: 本站原创

 

客家风情网在线学者:肖文评教授、博士

 

肖文评 ,1967年6月生,教授、博士,现为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


肖文评教授主要学术经历:

1994年2月从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地方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因对客家文化与研究的兴趣,来到广东嘉应大学工作。先在社会科学部,2000年7月调至客家研究所。先后担任助教、讲师,2005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现为教授,主讲的课程有《客家学概论》、《客家文化概论》、《客家历史与文化》、《客家文化与田野采风》、《岭南民俗旅游》等。1996年开始参与《客家研究辑刊》的编辑工作,至今已出版20辑。自1995年开始进行客家研究的田野调查工作,至今已完成多个田野调查报告。研究课题多次获得有关部门的立项和资助,多次应邀参加学术会议。

一、研究课题

主持的课题:

1、“客家亚文化研究”,项目来源:1998年嘉应大学人文重点课题;
2、“人类学视野中的客家文化”,项目来源:2001年嘉应学院人文重点课题;
3、“明末清初粤东北的族群、动乱与客家社会变迁”,项目来源:2004年嘉应学院人文重点课题;
4、“粤东客家乡村社会变迁史研究——以大埔县百侯村为中心”,项目来源:2006年嘉应学院人文重点课题;


主要参与的课题:

1、法国远东学院劳格文教授主持的“粤东客家山区传统社会结构与原动力”(1994-2002),项目来源:“蒋经国海外基金会”、 香港中文大学等;
2、嘉应学院房学嘉副教授主持的“粤闽赣客方言区传统文化研究”(1998),
项目来源:广东省教育厅“九五”广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3、房学嘉副教授主持的“梅江流域(韩江中上游)客家传统经济研究”(2000),
项目来源:广东省教育厅;
4、南昌大学黄志繁博士主持的“明清赣闽粤边界的生态、族群与‘客家’文化”(2004),项目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二、主要学术交流

1、2006年7月12-19日,参与组织由台湾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嘉应学院等主办、嘉应学院承办的“海峡两岸大学生客家文化寻踪”夏令营活动。
2、2006年7月2-10日,参与组织由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中山大学主办、嘉应学院承办的“探索客家族群记忆研习营”活动。
3、2006年1 月11日至14日,参与组织由嘉应学院主办客家研究所承办的“比较视野下的客家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由“盗窟”到“邹鲁乡”:明末清初粤东山区乡村社会变迁》。
4、2005年12月17-18日,参加中山大学“中国区域社会之建构”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05年华南研究年会,发表论文《论梅州文化秀区的形成》。
5、2005年10月12-14日,参加在成都市召开的“世界客属第二十届恳亲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论清初梅州“文化之乡”的形成》。
6、2005年7月17-22日,参与组织本所与中山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合作,在我校举办“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客家文化寻踪夏令营”,参加营员80人,其中台湾各高校教授、博士就有50人,受到教育部的肯定。
7、2005年7月13-15日,参加由中山大学历史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台湾清华大学人类学系在珠海共同举办的“两岸三地研究生研讨会”,发表论文《由“盗窟”到“邹鲁乡”——以大埔县白堠村为例》。
8、2005年6月14-15日,参加由广东农史研究会、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主办的在鹤山市举行的“广东农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发表论文《略论粤东客家传统农耕习俗》。
9、2005年3月30日,参加由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主办的“梅州:世界客都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略论梅州文化之乡及其形成机制》。
10、2005年3月18-20日,参加在嘉应学院举行的“黄遵宪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黄遵宪家乡兴学略论》。
11、2004年12月20-22日,参加在龙岩举行的“客家文化研究”研讨会,发表论文《由‘盗窟’到文化之乡——以粤东大埔县为例》。
12、2004年12月18-20日,参加在中山大学举办的华南研究年会,发表论文《明清粤东山区社会变迁——以大埔县白堠村为例》。
13、2004年11月18-20日,参加在江西赣州举行的“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客家文化之乡研究——以粤东大埔县白堠村为例》。
14、2004年11月8-10 日,参加在汕头召开的“首届侨批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客家山村的水客、侨批与侨乡社会——以大埔县百侯村为例》。
15、2004年7月4-9日,参与组织与中山大学及台湾中央大学等合作、在我校举办“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客家文化寻踪夏令营”,参加营员60人,其中台湾各高校教授、博士就有40人,受到教育部的肯定。
16、2003年12月25-27日,应广东省民族学研究会邀请,参加在中山大学召开的“广东省民族学研讨会”,发表论文《丰顺县建桥围张氏宗族的迁徙、发展与在地化》。
17、2003年12月19-21日,参加本所策划主办的“客家文化与全球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明末清初粤东北的山林开发与环境保护——以《湖寮田山记》为中心》。
18、2002年9月23-28日,应邀赴台湾出席“两岸客家历史、文化与社区”研讨会,发表论文《丰顺县建桥围张氏宗族的迁徙、发展与在地化》。
19、2001年12月26-28日,出席中山大学“中国人类学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粤东客家地区龙俗考察》。
20、2001年11月,参加在中山大学召开的广东省民族研究学会年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族群的冲突与融合——以梅县畲坑传统族群为例》。
21、2001年10月,参加由本所主办的“嘉应学院客家学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饶平县瓜园社张氏宗族历史与传统习俗考察》。
22、2001年7月14-21日,应邀赴香港科技大学出席“塑造故乡:中国移民与乡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宗族、墟市、神明、华侨与地方社会:以梅县松口为例》。
23、2001年5月16-18日,应邀出席在英德市举行的广东农业历史研讨会暨第六次年会,发表论文《粤东传统农村经济与乡村社会》。
24、1999年10月19-21日,参与组织由本所策划主办“99’嘉应学院客家学研讨会”,发表论文《饶平县玉皮社传统宗族社会与神明崇信调查》。
25、1997年12月,参与组织本所与法国远东学院合作在嘉应学院主办的“第五届客家民俗田野调查报告会”,发表论文《丰顺县径门乡“龙溪九宫” 神明崇信习俗调查》。
26、1996年10月,参加由赣南师院与法国远东学院合作在赣州召开的“第三届客家民俗田野调查报告会”,发表论文《梅县水车镇小桑村公王崇信调查》。
27、1995年5月5日至8日,参与组织本所与法国远东学院合作在嘉应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客家民俗田野调查报告会”,发表《梅县东厢石子岭村落社会调查》。
28、1995年4月28日至5月1日,参加由香港华南研究会、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主办、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协办的“客家在乡商人与地方文化研讨会”。

 

三、主要研究成果:

(一)、著述:

1、《岭南乡俗调查》,主编,2005,梅州: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
2、《粤东民间文化与地方社会》,2002,广州:花城出版社。
3、《客家文化导论》(与房学嘉、宋德剑、周建新合作),2002,广州:花城出版社。
4、《客家文化研究》,1998,梅州:嘉应大学校内用教材。

 

(二)、论文:

1、《黄遵宪家乡兴学活动略论》,2006,广州:《中山大学学报论丛》,第8期。
2、《从“贼巢”到“邹鲁乡”:明末清初粤东大埔县白堠乡村社会变迁》,2006,广州:《中山大学学报》,第2期
3、《明末清初“湖寮田山”事件的环境反思》,2006,北京:《绿叶》,第2期。
4、《大埔县湖寮双坑传统文化与社会变迁考察》,2006,梅州:《客家研究辑刊》,第1期。
5、《梅州,客家文化中心的形成》(与谭元亨合作),梅州:《梅州日报》,2005年12月28日专题版。
6、《丰顺县径门乡“龙溪九宫” 神明崇信习俗》,载《客家传统社会》,2005、11,北京:中华书局。
7、《梅州文化之乡及其形成机制》,载《梅州:世界客都论》,2005年11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8、《论梅州文化之乡的形成》,载《移民与客家文化》,2005年10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明末清初的山林开发与环境保护》,载《生物史与家史新探》,2005年10月,台北:万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10、《论清代梅州“人文秀区”的形成》,2005,南昌:《江西社会科学》,第8期。
11、《客家山村的水客、侨批与侨乡社会——以大埔县百侯村为例》,2005,梅州:《客家研究辑刊》,第2期。
12、《大埔县湖寮广福宫传统庙会调查》,2005,梅州:《客家研究辑刊》,第1期。
13、《试论明清时期的吉安商人》,2005,新余:《新余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期。
14、《明末清初粤东北的山林开发与环境保护》,2005,北京:《古今农业》,第1期。
15、《客家文化之乡研究——以粤东大埔县白堠村为例》,载《“客家与赣南”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2004,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6、《经贸发展与宗族复兴:以清末民国时期的乐安县董氏为例》,2004,南昌:《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17、《浅论现代社会的读书与治学》,2004,梅州:《嘉应学院报》, 5月25日。
18、《清初粤东社会生活纪实——杨之徐和他的<编年录>》,2004、4、15,香港:《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第35期。
19、《在地化与客家社会文化的形成与变迁——以粤东丰顺县建桥围张氏为例》,载《广东民族研究》第8辑,2004,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闭关锁国、停滞不前?》,2003,梅州:嘉应学院《思想理论教育论坛》,第一期。
21、《丰顺县建桥围张氏宗族社会与文化变迁》,2003,梅州:《客家研究辑刊》,第2期。
22、《科举业与宗族发展:以乐安县流坑董氏宗族为例》,载《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2003,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3、《经贸发展与宗族复兴:以乐安县董氏为例》,载《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2003,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4、《粤东传统农村经济与乡村社会》,载《古今农史论丛》,2003,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5、《丰顺县建桥围张氏宗族的迁徙、发展与在地化》, 2002,台湾苗栗:“两岸客家历史、社区与文化”研讨会论文
26、《饶平县玉皮社传统宗族社会与神明崇信》,载《粤东三州的地方社会之宗族、民间信仰与民俗》,2002,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
27、《饶平县瓜园社张氏宗族历史与传统习俗考察》,载《粤东三州的地方社会之宗族、民间信仰与民俗》,2002,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
28、《梅县畲坑传统墟市经济与地方社会》,载《粤东三州的地方社会之宗族、民间信仰与民俗》,2002,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
29、《梅县畲坑传统墟市经济与地方社会》,2002,梅州:《客家研究辑刊》,第1期。
30、《粤东客家地区龙俗考察》,2002,梅州:《嘉应大学学报》,第4期。
31、《饶平县瓜园社张氏宗族历史与传统习俗考察》,2001,梅州:《客家研究辑刊》,第1期。
32、《宗族、墟市、神明、华侨与地方社会:以梅县松口为例》(与房学嘉合作),2001,梅州:《客家研究辑刊》,第2期。
33、《梅县水车镇小桑村公王崇信调查分析》,载《梅州河源地区的村落文化》,1997,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
34、《丰顺县径门乡“龙溪九宫” 神明崇信习俗》,载《梅州河源地区的村落文化》,1997,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
35、《<梅州河源地区的村落文化>序论》(译文),载《梅州河源地区的村落文化》,1997,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
36、《晚清政府招商引资活动略论》,1996,梅州:《嘉应大学学报》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心全文转载。
37、《试论先秦时期江西居民和文化的土著性》,1993,南昌:《南方文物》,第3期。
38、《百越首领——吴芮》,载《江西100名人》,1993,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39、《抗倭御边的一代儒将——谭纶》,载《江西100名人》,1993,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地址: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邮编:514015

E-mail:xwenp@21cn.com   Xiwenp11@163.com

网站:http://210.38.160.81/kejia/index.php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三方村 2008-11-11 13:28
肖教授个籍贯?????某介绍。

查看全部评论(1)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4-20 18: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