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创:回忆吃过的野果

2006-11-28 11:15| 发布者: 管理员| 查看: 1040| 评论: 0|原作者: 网络转载|来自: 网络转载

三妹

 (一)马甲子
小时候上山砍柴或是爬松毛、割鹿基,每次到了山上,总要吃些野果。这里说的马甲子是当地音译,成熟后的果子是红色小颗粒,十多个果子长在一起呈放射状,很好看。吃起来除了涩没有任何别的味道,没有肉也没有水份,就是一层皮包着里面的子,吃起来象吃砂石一样响。常常是咽不下去的,但还是喜欢吃。常常是躲开树身上的刺摘下一把在衣服上察几下或是用手搓几下就塞进嘴里,嚼得满嘴都是的时候能感到(是感到的,不是品到的)一点香味。

(二)酸涩子
顾名思义:一种又酸又涩的野果,黑色小颗粒,比保济丸大一点(不好意思,把这么好吃的东西跟保济丸做比较,想象力差),身上长刺,果子未熟时是青色(官话可能要说是绿色),成熟后则是黑得发亮的颜色,抓一把塞嘴里,能嚼出一口香蜜味,吃多了,手上、嘴角都是紫色的(有点象吃了山稔:我们当地音译叫“掂粘米”)。好吃!回味……再回味……

(三)波罗盎
我们那里有两种,一种是矮脚的,就是小燕子讲的矮脚眼;一种是高脚的。矮脚的是贴着地皮长的牵腾植物,果子象山稔,吃起来嘴里都是蜜汁,很香。高脚的也是藤状,长得人头高就往四面伸展,全身长满刺,果子外形象波萝,却只有母子公那么大,吃起来还特别麻烦,果子外面长满毛刺,里面的核芯是毛茸茸的东西,只能吃外面一层又干又涩的皮,碰到好些的才有一点点甜味,实在不是什么好东西。却不明白那时为什么总是要摘来吃。不明白……

最新评论

存档|手机版|返回页顶|客家风情——客家人·客家网 HakkaOnline.com

GMT+8, 2024-5-2 12: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akkaonline.com

手机扫码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