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微妙音 发表于 2013-9-11 10:44:45

如何培养知足常乐、勤劳节俭、刻苦耐劳?

国家、民族的头等大事——如何培养知足常乐、勤劳节俭、刻苦耐劳?附:财色名利、高名厚利之前不变节? 古时候儒释道的三个根什么时候扎?母亲怀孕时候就扎,那个根扎得多深!叫胎教。小孩生下来,《弟子规》不是教小朋友念的,错了,《弟子规》是父母在家里头做出来给小孩看的。现在没有了,他的父母也不知道,祖父母也不知道,断掉好多代了。今天遇到这个缘,他起心动念,他变了,传统伦理文化他也会说,讲得头头是道,可是高名厚利动人心,他的烦恼起现行,贪瞋痴慢起来,把伦理道德忘得一乾二净。甚至于用伦理道德的招牌搞自己的名闻利养,很多很多。这是正常现象,决定不能怪他,要原谅他,像佛一样。(净土大经科注  02-037-0210) 《大学》里面前头还有一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个是教育的大根大本。如何让小朋友从小就培养成对物质的欲望淡薄,从小培养知足常乐,这个非常重要。纵然家庭是富贵家庭,对儿女要养成刻苦耐劳。子弟从家庭,从小养成勤俭,懂得节俭,不可以浪费。现在社会上没有了,就困难在这个地方。如何来培养?用什么方式能把它兴起来?这是大事,国家民族的头等大事。(净土大经科注02-037-0397) 这十几年来,听《弟子规》的人不少,讲《弟子规》的人也不少,真正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弟子规》的人稀少,很少很少。如果不能落实,都搞假的,只会说不能做,这兴旺不起来。(大经科注02-037-0470) 人应当付出自己的劳力,永远的刻苦,那你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现在交通便捷,信息发达,任何一个人都应当出去旅游,看看那些贫穷落后的地区,你就晓得我应该要吃苦。富贵人家的子弟,更应当常常去了解这些环境,到最落后的、最贫穷的地方去看,激发你的慈悲心,激发你善良的心,所谓说本善的心能够激发出来。所以人看到之后要立志,我到世间来干什么?我要来救人。(刻苦精神28-53-01) 一个孝、一个敬。这两个字站稳了,这个人肯定成就。辛辛苦苦用一辈子的心血去栽培这个年轻人,就算有这么个缘分,从胎教父母就懂得照顾他,把他栽培成,好老师来带领他。这个社会是个大染缸,他到二十、三十,离开老师,踏进社会,能保证他不被污染吗?能保证他在高名厚利之下不变节吗?全世界人都在渴望,希望有个大师出现,能真正救苦救难。谁是大师?要真发愿。发愿怎么样?要真吃苦,要真持戒。(净土大经科注02-037-0509) ※※※※※※※※※※※※※※※※※※※※※※※※※※※※※※※※※※※※※ ● 国家、民族的头等大事 我们在这一生,修身要靠后得智,齐家、治国、平天下全要靠后得智。后得智从哪里来?《大学》里面前头还有一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个是教育的大根大本。如何让小朋友从小就培养成对物质的欲望淡薄,从小培养知足常乐,这个非常重要。纵然家庭是富贵家庭,对儿女要养成刻苦耐劳,这个可以从曾国藩先生他们的家能看出来。曾国藩的一生事业也值得人赞叹,在清朝,他做总督,管四个省,一般总督是管两个省,他管四个省。清朝也只出现这么一个人,之前没有管四省的,之后也没有,真是大富大贵。你看他对家庭子侄的教育,他的家训、他的家书能看到。子弟、后代,家里佣人多,决定不准佣人伺候,洒扫应对都要做。你自己住的房子,你自己收拾,学成刻苦耐劳,体恤这些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都出身贫寒的,他家雇用的,对待这些人仁道,教人感恩。子弟从家庭,从小养成勤俭,懂得节俭,不可以浪费。所以这个家到今天还不衰,他的后代都不错。我们在台湾有一个,好像是大学教授,他的后裔。所以家教太重要了。过去的旧社会,有社会能配合比较容易,现在社会上没有了,就困难在这个地方。如何来培养?用什么方式能把它兴起来?这是大事,国家民族的头等大事。 首先就学格物,格物就是对于物质的享受淡薄。宋朝时候范仲淹做到了。范仲淹出将入相,做到宰相,带兵打仗是他元帅。范家到今天还都不错,他的后人来找过我,我那个时候在,二00八年在庐江,冬天,他们到实际禅寺来看我。告诉我印家谱,印这个的事情。我说好事情,我说印多少?他说印一百套。我说太少了,你们那么大的家族,一百套怎么够?经济有困难。我说一套多少钱?一套一百块钱人民币,不贵。好像我送了不少钱给他,我帮助他好像印一千套的样子,一套一百,十套一千,百套一万,送他十万块钱。我说好东西,希望你们家人保存,再希望送给一些学校图书馆收藏,著名的大学都应该要送。这是我们民族当中的典型、榜样,应该要向他们学习。他们真正的根扎好了,这个根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叫根之根。这个根里头的根本智,我们讲《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那是外面的枝叶,要想枝叶繁茂必须根本做好,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 ——《净土大经科注》(第三九七集)  2012/6/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97 ●从小在艰难困苦环境当中长大的人,知恩、感恩 人一切很缓慢的,这个人寿长,这个人有福报,显得很稳重,都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觉察得到、体会得到。外国人学的是速度要快,他们讲科学,中国人不是的,中国人讲哲学。你看曾国藩的家书、家训,写信给他的晚辈,时时刻刻提醒他,行住坐卧动作要缓慢。虽然家庭是很富贵,要怜悯下面的佣人,他们也是人、也是父母所生,要尊重他们,不可以轻慢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真难得!他的子弟、晚辈都会做家事,家里佣人虽然多,自己要工作,不是样样叫人侍候。教得好!所以要有家教。曾国藩的后代在现在都还不错,在台湾曾宝荪是他的后代,大学教授。所以家教严,后代昌盛,他明理,守规矩。 忆佛念佛,「感恩图报,思欲齐等」,感恩图报这个地方应该是一句,只有知恩他所以报恩。人为什么感恩这个念头很薄?就是因为他不知道恩,不知道恩是因为他没有吃过苦头。从小在艰难困苦环境当中长大的,这种人知道恩,别人对他有一点小的帮助,他一生都不会忘记。生在富贵之家,从小娇生惯养,他不知道感恩,他受一点委屈一定就是抱怨,怨天尤人,感恩的心生不出来。所以我们看到曾国藩先生,在清朝没有人能够超过他的,他做过四个省的总督,管四个省在清朝只有这一个人,一般做总督的是管两个省,他管四个省。对他家的子侄晚辈管教非常严格,不准许有豪华奢侈的这种娇生惯养,他是完全反对。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去自己做,不需要别人服侍,晓得生活的艰难,不是容易事。所以他的家一直到今天都还很兴盛,子孙书读得好,在社会上也相当有地位,台湾的曾宝荪就是他的后代,这名教授。由此可知,这家庭教育比什么都重要,教育一定要扎根。不是从根本上教的,不容易保持一生不改变,所以高名厚利的诱惑,把不住就变心了。我们从什么?不是从根扎的教育就容易变节。这个不能怪他,要怪他那我们就错了,这个有它历史的环境、渊源。佛在这部经上说得好,「先人无知,不识道德」,佛的这几句话用在现前这个社会,非常恰当。「无有语者,殊无怪也」,做什么样的错事都要原谅他,不是他的错,是什么?家里没有教好。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你看曾国藩先生的家书、家训,他对于他的晚辈,要求的,稳重摆在第一,决定不可以心浮气躁。心浮气躁的人没办法救,他自己被吓坏了。稳重,灾难就在眼前,不为所动,这个人有智慧,有定功、有智慧。智慧,知道自己如何去应对,什么事都没有,平安度过。所以一切虚假的、欺骗人的念头不能有、言语不可以有。「当行实语之善」,这个要记住,无论对人、对事,说话都真实、都诚恳,这是第一条。 ——《净土大经科注》(净空老法师2011-2012年宣讲,共578集,每集2小时) ●勤俭、谨慎的家风;「孝悌为传家之本」 曾国藩先生曾经提到,他在官场上,在很多照顾人民、接触社会大众过程当中,体认到一个家族要绵延长久都不是偶然。他看到太多大商人、大官一代都过不了,而能过三、四代的一定是勤俭传家。能到五、六代的,一定是非常的纯朴,非常谨慎的家风承传;而要超过八代、十代的,一定要孝悌传家。所以老祖宗教诲我们,「孝悌为传家之本」,其实不只家庭要孝悌,以至于企业也要有孝悌承传下去。推衍到各个宗教、团体,唯有能孝顺佛陀、孝顺他们的圣哲人,才能够把正法不断的弘传开来。而所有的同参道友一定是有悌,「兄道友,弟道恭」的精神。「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所有四众弟子一家人,兄弟姊妹互相扶持,只想着如何成就、随喜对方。而孝悌要传得下去,最重要的要以身作则,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下自然就学习了。——2007年净宗弘法大会—饮水思源 知恩报恩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一集)  2007/12/14  新加坡博览中心第二厅  档名:52-241-0001 ※※※※※※※※※※※※※※※※※※※※※※※※※※※※※※※※※※※※※ ●对年轻一代,怎么跟他们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仁爱和平讲堂—刻苦精神  净空法师、蔡诗萍先生、新竹县长郑永金2009/6/24  台湾华藏电视台  文件名:28-53-01 ◎主持人:……今天我要跟各位谈的话题,恐怕也是这个社会,能不能够继续的往前走,非常重要的关键,就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什么在这几年,随着台湾社会慢慢的富裕起来逐渐的丧失了?到底什么是刻苦耐劳?什么是一种吃苦的精神?我们台湾话也有说过,所谓「吃苦当作吃补」,也就是说其实如果你懂得吃苦的话,你将来要出人头地、要更上层楼,机会是很大的。什么因素导致了我们这个社会,逐渐的流失了非常好的一种特质。…… ◎主持人:……客家人的这种刻苦耐劳,在中国文化里面是有名的。但是我刚才一开场先开了一个题,想请教老和尚帮我们开示一下,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一般来讲,你要叫他吃苦他也都不愿意。可是的确如果不经过一番寒彻骨的话,你大概就很难知道梅花的香味到底是什么?首先请教老和尚,为什么吃苦,刻苦耐劳在对一个人的成长,或对一个社会的进步那么重要? 净空老和尚:客家你从这个名词,你就能够想到,他远离家乡,到别的地方去谋生,如果不刻苦他就不能立足,所以就造成了一种刻苦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美德,人应当付出自己的劳力,永远的刻苦,那你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我们在世界各地,遇到客家的同胞非常多,他们能适合各种不同环境,都能够生存,而且都能够往前面发展。特别是保持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在社会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这就是他们对于人类的贡献,对全世界的贡献,这值得赞叹的。 ◎主持人:……客家人是非常吃苦耐劳,但是又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族群,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所以请教老和尚,就说这种特质,刚才县长也说,随着经济慢慢富裕起来,环境慢慢一直在改变,它的确有慢慢的在流失当中。这部分老和尚有什样的建议吗?就是怎么样才能够让这种好的族群文化,能够保留下来? 净空老和尚:这是一个教育的问题,中国五千年来,这个传统文化一直能够保存到今天而不衰,就是靠教育。……我们常常会后在一起聚会聊天,他说「法师,你讲得很好,我们都能赞成,但是这是理想恐怕不能落实。」所以这信心危机,这才叫最严重的问题。所以在今天社会,大家相信科学,科学最重要的拿证据来,你有证据,他就相信,我们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把它做出来。所以我在汤池做的实验点,是为联合国做的,让这些会友们真正看到,中国传统这个东西在现在还是管用。……实际上中国传统社会上它用三个根,传统文化离不开儒释道,儒的根是《弟子规》,道的根是《感应篇》,佛的根是《十善业道》,三个根都要教才能够扎得住。如果单单只有《弟子规》,儒家这个东西没有佛、没有道,佛讲心性,道讲因果,没有这个,容易流于很浮躁的、表面的,表面化。如果是有心性、有因果,他从内心里面发出来,那个力量就大了。所以中国维持五千年长治久安,是靠这个扎根教育,起了这个作用。…… ◎主持人:……对他们这种年轻一代,我们所谓的草莓族,出生的物质生活也不错,基本条件都没有以前那么差,也相对的台湾这几十年是很和平的、很安定的。怎么跟他们来谈一谈,人生要吃一点苦,才能够方为人上人,就这个部分要怎么样跟他们讲,他们才听得懂,老和尚可不可以帮我们开示几句? 净空老和尚:现在交通便捷,信息发达,任何一个人都应当出去旅游,看看那些贫穷落后的地区,你就晓得我应该要吃苦。如果我们这种富裕生活,你去看到人家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贫病交迫没有钱医疗的,看到这个你能够看到人间地狱,那个心情就不一样。所以说富贵人家的子弟,更应当常常去了解这些环境,到最落后的、最贫穷的地方去看,激发你的慈悲心,激发你善良的心,所谓说本善的心能够激发出来。不亲自看到很难,听报导的时候,这是无关痛痒。所以人看到之后要立志,我到世间来干什么?我要来救人。救什么?舍己救人这种悲心,悲天悯人的心能生出来。我这一生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我不为自己,我们很平常的生活能过得去就行了,有多余的收入都去帮助人,他才肯做这种事情,这就是圣人,这就是佛菩萨。各行各业都是佛菩萨,各行各业都是圣人,都是贤人。 所以个人,做一切众生的好榜样;在行业里头,我做一切行业的好榜样。家庭,家庭要刻苦耐劳,能够省一点,你看了凡先生家里面做的丝棉袄,把丝棉卖掉,买棉花的棉袄,多买几件他救救苦人,他说我们穿得暖,你看看别人没有穿暖。所以从这里说家庭,给家庭的一个好榜样。如果一个县,我们这个县是世界上最好的县,做到什么?现在物质上、科技上那不谈。你真正能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县。现在全世界都希望有安定和平,你做出这个样子世界第一,全世界县市长都要到这来观摩,都要到这边来学习,成功!所以我们自己本身做好会影响到全世界,会影响到整个社会,这才真正能解决问题,这真正替天行道,为天下人服务,做出一个最好的样子。 ※※※※※※※※※※※※※※※※※※※※※※※※※※※※※※※※※※※※※ ●不愿勤奋工作,企业当然经营不好,美好的人生也无法实现。——日本经营之圣 稻盛和夫 “六项精进”中率先登场的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在经营十二条中,我也向大家强调了“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一条。在“六项精进”之中,我将其列在第一位。在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一条。就是说,每一天都竭尽全力、拼命工作,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事情。同时,如果要让人生幸福美满,那么每一天都认真干活是先决条件。想拥有美好的人生,想成功地经营企业,前提条件就是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换句话说,就是要勤奋工作。做不到这一点,企业经营的成功,人生的成功,都是空中楼阁。不愿勤奋工作,只想轻松舒服,那么企业当然经营不好,美好的人生也无法实现。说得极端一点,只要拼命工作,企业经营就能顺畅。刚才曾提到,今年也许不景气,但不管哪个年代,不管怎样的不景气,只要拼命工作,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人们常说,经营战略最重要,经营战术不可少。但是,我认为,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条通向成功之路。——《六项精进》-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老先生演讲 说明:稻盛和夫的讲演视频六项精进 可在网上搜索下载,注意选择有中文配音和中文字幕的为好;《六项精进》全文文字可查看:米花在线书库->企管营销->六项精进: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修炼 ◎对稻盛和夫儿童时代影响、受益终生的重要教诲——只要你还活着,每天就要念诵“南无阿弥陀佛”, “谢谢”! 在我上小学之前,那是战争时期,在家父出生的偏寂的山村深处,住着我的几位亲戚,他们偷着信佛。在明治时期, “废佛毁释”的政策使佛教受到了镇压,他们将佛龛和佛像藏在山里一家偏寂的房子的壁橱里。将佛教保传下来的就是这些偷偷信佛的人。家父曾带我去过那位亲戚的家,按照从前的传统,我们提着一盏灯笼,步履艰难地走在漆黑的山路上,最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深山里一间破旧的房子面前。进去一看,那里坐着一位和尚打扮的人,在念佛诵经。在他的身后,站着五个双手合十的孩子,他们都是小学生。那位和尚对家父说,“这孩子没问题,以后不用再来了。” 说完后,他又面对着我,说:“孩子,今生今世,只要你还活着,你就要念诵‘南曼、南曼,谢谢!’每天向佛陀表示感谢,绝对不能忘记呀。” 念佛时吟诵的“南无阿弥陀佛”,用鹿儿岛方言说就是“南曼、南曼”。然后,那和尚又朝向家父说道:“如果这个孩子能照我的嘱咐去做,他的人生会很顺畅。”最后,他用眼神示意我们,“你们可以回去了”。直到现在,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我照着那位和尚的嘱咐做,一直坚持到今天,从不间断。——《六项精进》“4 .活着,就要感谢!” ※※※※※※※※※※※※※※※※※※※※※※※※※※※※※※※※※※※※※ ●誰是大師?真正救苦救難。要真發願。要真吃苦,要真持戒。 要曉得老師的恩跟父母相同,連淨業三福,第一句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一個人無論世法出世法,他的成就就在這兩個字,一個孝、一個敬。這兩個字站穩了,這個人肯定成就,沒有不成就的。這兩個字要是缺了,或者兩個字都沒有,這個人無論怎麼用功,勤修一輩子,最後不會有成就,為什麼?根壞了,從根上看。枝葉壞了沒有關係,根不能壞,根是根本,根壞了沒救,枝葉壞了有救。這枝葉砍掉,會長個新枝出來,根壞了就沒辦法了。所以,孝親跟尊師重道是一樁事情。現在人所以難,難在哪里?就是不孝父母、不敬老師。這告訴我們一個什麼事實?告訴我們,這個人不可能承傳傳統文化,這個人不能承傳佛法。正法久住與他不相干,傳統文化的延續跟他也不相關,他沒有這個能力,想幹也不行,根沒有。所以要培植這個根,不容易!辛辛苦苦用一輩子的心血去栽培這個年輕人,就算有這麼個緣分,從胎教父母就懂得照顧他,把他栽培成,好老師來帶領他。這個社會是個大染缸,他到二十、三十,離開老師,踏進社會,能保證他不被污染嗎?能保證他在高名厚利之下不變節嗎?誰都不敢保證。有個人來請你做部長、請你去做總理,你動不動心?給你幾十億美金、幾百億美金,動不動心?一動心就完了。高名厚利不變節的,那是真學問、真功夫!你沒有經過這個經歷,不敢講。所以,今天我們看到一些人修得非常好,最後遇到這個名聞利養,變節了,這樁事情古今中外都有,才曉得這樁事情多難。全世界人都在渴望,希望有個大師出現,能真正救苦救難。誰是大師?要真發願。發願怎麼樣?要真吃苦,要真持戒。現前還貪圖一點小的享受、小的便宜,那大的名利來了,肯定變節。現在小名小利都貪,你將來大名大利你哪有不貪的道理?這樣的人,佛看到流眼淚,魔看到哈哈大笑,為什麼?我一用名利,就把你誘惑了。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只有一點小小的成就,這個小小的成就就是求自己往生淨土。身體留在世間,一生做一樁事情,學習釋迦牟尼佛,天天講經教學。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對這個世間沒有貪戀,無取無舍。我們也快走到盡頭了,隨時可以走了,看到世間人這麼大的災難,這是不忍心。雖然有心幫助人,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沒有真正得力的護法。國內沒有,國外有,國外有怎麼樣?要捨棄國內。這又不忍心,總是祖宗的家邦,生活在非常艱難痛苦之間。今天到這個年齡,這個年齡,垂死之年,萬念俱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0九集)  2012/9/1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509 ●地獄變相圖要永遠掛在那裏 一個人肯學,那就得認真教他;不肯學的,隨眾,這個可以的。真學的人愈來愈少,根基不穩固會變節,學二、三十年都會變節。古人講的高名厚利,高名是大官,請你去,變節了;厚利,利是財富,貪心就起來了,這就把持不住,就墮落了,他能夠做出背師叛道、欺世盜名,他能做這些事情。這些事情知識份子明知故犯,都是地獄罪業。名利的誘惑,他把地獄苦忘掉,以後地獄境界現前,後悔莫及。這是讓我們活生生看到,於是我們深深的警覺到根不能不厚,所以紮根的教育重要。紮根教育確確實實是從小開始,這根深蒂固。但是今天又有一定的困難,社會染汙,社會是個染缸,你根紮得再深,跟社會一接觸,小孩還小,一看社會上人是這個樣,跟我所學的完全不一樣,他就會懷疑,這是很大的一個問題。能不能將來有這一個殊勝的因緣,如果有這麼一個古城,將來在這個城裏面辦一個一條龍的學校,與外頭隔絕,城牆來隔絕,外面不准進來,裏頭不准出去,歡迎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去參觀考察。這也許是個好辦法。培養他成年,二十幾歲了,等於是從幼稚園一直到大學博士學位拿到,這根深蒂固。這麼多年來的薰習,瞭解社會狀況,社會狀況,常常告訴他那是錯誤的,到以後他踏進社會,他見怪不怪,他能夠把守得住,知道自己有使命感,要給社會做好樣子。「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一定認清楚,這個東西可不能碰它,那是下地獄的。這個城裏頭,地獄變相圖要永遠掛在那裏,讓大家天天看,時時刻刻提高警覺性。沒有這樣一個環境就難了,怎麼去培養!02-037-0396 ※※※※※※※※※※※※※※※※※※※※※※※※※※※※※※※※※※※※※ ●要重視生活教育 我們今天不要著急學經教,先要把生活教育學好,為什麼?這是基礎。基礎教育沒有學好,你還學什麼佛?你拿什麼為一切眾生服務?要知道佛法不離生活,佛法就是生活,就是至善圓滿的生活。學術要是離開生活,那就變成玄學,學了有什麼用處?所學非所用。學了就要管用。 現代許許多多做老人的、做父母的、做老師的,不瞭解這個道理,把兒女教錯了,老師把學生教錯了。我們這一代的人生活在戰亂的時代,那個時候中國跟日本作戰,八年抗戰。我從九歲起就要學燒飯,燒飯洗衣服,衣服破了自己要補,自己蓋的被子、蚊帳,至少一個月要洗一次,自己要知道縫補。在學校裏面老師也教,這一門課程叫勞作。勞作我們主要學什麼?就是做日常生活瑣碎的工作。種菜一定要學,每一個同學都有一個小菜園,同學們種菜打分數比賽,老師指導。 露營生活,這個生活教育常常舉行,野外生活、野外謀生,這是必修的功課。你自己帶一點乾糧在野外什麼都沒有,你怎麼煮飯?找幾塊大石頭,我們隨身帶的有盆,有的時候也帶個鍋,就把它架起來,去撿樹枝來燒,自己要動手,自己會做。要挑水,山上找泉水,攜帶小桶去挑。 這些都叫修行,錯誤的行為要修正。不會的事情要學,認真努力的學,為什麼?學會了你才能修佈施供養,你才能為一切眾生服務。生活教育比什麼都重要,即使是富貴人家,家裏面傭人很多,他要是真正明理懂事,他的兒女、他的子弟一樣還是要做家事。大眾熟知的清朝曾國藩先生,他曾經做四個省的總督,清朝歷史上沒有第二個人,在他以前沒有,他以後也沒有。清朝總督一般都是管兩個省,他管四個省。我們看他的家書、家訓,曾國藩的家訓你去看看,他的兒孫家裏面瑣碎的事情要學、要做,對待家裏面的傭人要尊敬,家教好。自己房間裏面的整潔,掃地、抹桌子這種清潔要自己做,不能要家裏傭人來做,培福!所以曾國藩的後代,曾寶蓀是他的後代,在臺灣是大學教授,後代到現代都好,代代都有人、都有人才,家教好。 如果家庭稍稍富裕,愛護子女不讓他做這些工作,樣樣都要別人來伺候,他將來變成個廢物。你要想想他有多大的福報?一切人伺候是在享福,少年享福那可麻煩了,你這個福報是前生修的,你這個福報享完了,你怎麼辦?你什麼都不會,一個大的動亂來了,你就苦了,你死路一條!這不是好教育,這是做父母的不懂得愛護自己的子女。真正要是愛護子女,從小要培養他獨立。在沒有父母、沒有親人之下,他能夠活得下去,這叫真正照顧。要學能力,要有智慧、要有學問,處事待人接物都能夠做得圓圓滿滿。像孔老夫子、像釋迦牟尼佛,什麼都做,什麼都會,沒有一樣他不會;他要是不會,他怎麼能教人?孔老夫子不會的他馬上就學,很認真的學習。 現在這個世界變了,變的幅度太大太大,真正是佛在《無量壽經》講的,「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所以我們今天不能不重視生活教育。 我能夠做一桌素席招待大眾,我過去在懺雲法師那裏住茅篷,信徒到山上來看老法師,那個時候我主廚房,廚房就是我一個人。李老師他年歲比我大,他小時候學的比我多,他單單用豆腐,能做二、三十道不同的豆腐席。我看了沒法子跟他比,我燒豆腐大概燒四、五種不同的,行!要做十幾二十個,我就做不出來。這是老人,以前的人學的比我們多,現在人學的不如我們。 上一次我在此地接待江老師,在黃金海岸住了幾天,我們也有幾位年輕的法師來接待。有一天我看到他們煮的面味道實在是不好吃,我也看出來了,江老師這一行很勉強的吃下去。到第二天我下廚房,我做給你們看,你們大家也都吃了,吃得乾乾淨淨,一點都不留。我做得比你們簡單,比你們好吃,比你們有營養。你們不會做,很多養分都糟蹋掉了。湯麵,炒的菜、煮的菜,精華都在湯裏頭,你們知道吃菜,湯都倒掉,連麵湯都倒掉,那還吃什麼?你看我做東西,時間比你們短,動作比你們快,做出的東西可口,平常要學。我們在外面吃飯,常常應酬在館子裏吃飯,人家菜上來的時候你們只曉得吃,實在講你們是不知道吃;真正會吃菜的人,先品嘗,先來觀察這些菜是哪些材料?怎麼配、怎麼做的?再觀察研究它的火候,我吃一道菜就學會一道,「法門無量誓願學」。你以為什麼是法門,哪個都是方法,哪個都是門道,不學怎麼行!「一切法從心想生」,吃的東西也從心想生。 我有一次在北京,看到同修們端一碗醬擺在桌上,這醬很稀,我一觀察,兩種東西調的。到第二天我也調個醬,我調的比他好吃,我是三種東西調的,我用的是芝麻醬、甜麵醬、花生醬,你如果喜歡哪一種味道重一點,你比例就放多一點,濃度要調得適中。加一點橄欖油,因為裏面有芝麻醬就不需要加麻油。如果調稀一點多加一點水,調濃一點少加一點水,沾生菜非常好吃。在美國生菜吃得多,美國的沙拉醬我們東方人吃不習慣。我在溫哥華,我就想了一想,我們吃炸醬麵的炸醬如果拿來吃生菜,那味道一定很好吃,我就教大家做炸醬。這個風氣傳開了,以後在美國、在加拿大,每個地方講經,講經完之後要教他們做炸醬麵,做炸醬,教他們燒大鍋菜。我常常請客,佈施供養。 諸位要曉得修行,行是生活,飲食這方面尤其重要。四攝法我跟大家講過多少次,四攝法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往來交際。人是社會動物,不能離開人群,最基本的是家庭,四攝法落實在家庭,家和萬事興。你學了佛法,你要能落實四攝六度、十波羅蜜、十大願王,落實在家庭生活,你家庭是道場,你這才叫真正把佛法學會了。經典裏面學的是一套,生活又是一套,兩樣不相關,這不是佛法,這不是《華嚴經》。《華嚴經》大到虛空法界,小到毛孔、微塵,這裏面都含融一切諸佛道場眾會。我們有沒有想到四攝六度萬行、普賢十願怎樣落實到毛孔微塵? 這是《華嚴經》上講的不思議境界,至少我們要落實在生活。佛法是世出世間至善至真、圓滿幸福之法,為一切眾生的表率,為一切眾生的模範。我們今天的生活能不能給社會大眾做模範?我們的飲食起居,整個社會大眾向我們學習行不行?我們給社會大眾帶來的是什麼?教導的是什麼?他們得到的又是什麼?佛法不能學死了!從前李老師常講學錯了,他說:念書不能夠體會聖賢人的意思叫書呆子;學佛不能懂得佛的意思,「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把如來真實義解錯、曲解,就變成佛呆子。這是李老師常給我們說的,學佛不要學成佛呆子,念書不要念成書呆子,活活潑潑。 經上常講得大自在,我們有沒有在一切境緣當中得大自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能給人做榜樣,樣樣都要有能力教導人。我們出家的時候,老和尚還常常給我們講,出家人有三把刀,第一個是剃頭刀,你自己要會剃頭,不能找別人給你剃,找不到人的時候怎麼辦?先要學會剃頭。第二個是剪刀,你要會縫補衣裳。過去確確實實物質生活沒有現在這麼富裕,得一件衣服、做一件衣服不容易,哪有那麼多新衣服?衣服穿舊了你要洗乾淨,破了要會縫補,所以至少你要會補衣服,你要學做衣服。這大掛比較難,裏面穿的內衣要會做。第三把刀是菜刀,你要能下廚房,你要會做菜、會燒飯,出家人必須要具備的生活條件。從前出家人跟現在不一樣,現在一出家就享受;從前出家五年學戒,這五年要為住眾服務,服勞役修福,你不修福你來享福,哪有這個道理? 寺院是個大家庭,大家庭裏面所有一切生活分工。那個分工是常常調動,不是說你只做一樣工作,輪流對調。惠能大師,我們在《壇經》上看到,他在黃梅分配到槽房裏面去工作。槽房做什麼工作?舂米。在從前稻殼,把稻磨成米,米再舂熟,劈柴供應廚房,這是粗重的生活。寺院裏面執事大概都是一年一調動,他在那個地方只住八個月就離開了。以後他逃難逃到獵人隊,在獵人隊裏面煮飯,這個工作幹了十五年。獵人打獵他有慈悲心,那個打傷的小動物,他看看還能活得下去,他就放生把牠放掉。給獵人做飯,他自己吃肉邊菜,拿一點蔬菜一鍋同煮,他撿菜吃。祖師大德什麼不會?什麼樣的苦都能受,為眾生服務。——大方廣佛華嚴經,淨空老和尚

客子微妙音 发表于 2013-9-11 10:46:05


※※※※※※※※※※※※※※※※※※※※※※※※※※※※※※※※※※※※※

● 因果教育在今天社會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教育,什麼教育最重要?因果教育最重要。在這個時代,印光大師一生提倡,我看到弘化社印的書,流通的是經論善書,只有三樣東西印的分量之大,數量之多,讓我感到吃驚,這三樣就是《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在印光大師那個時代,抗戰之前,這三種書祖師流通差不多是三百萬冊,那個時候的印刷術不發達,不像現在,現在印這麼多冊不稀奇,在那個時候真不容易。
今天我們要繼承祖師度脫眾生的德行,我們有責任、有使命大量流通。現在可以流通在網路上,現在可以製作光碟,做有聲書,最好有白話講解也有原文的讀誦,全心全力去做。為什麼?我們常講四種教育,現在要把因果教育擺在第一,人真正把因果參透,因果搞清楚、搞明白,就不會動一個壞的念頭,為什麼?他知道因果太可怕了。所以相信因果的人不敢做壞事,相信倫理道德的人他羞於作惡,不好意思做壞事,可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現前有時候他還把不住,他還會做壞事,但是相信因果不敢,為什麼?他知道報應很快,馬上就現前。
所以中國過去幾千年來這個地區長治久安靠什麼?靠倫理教育、靠道德教育、靠因果教育。世世代代最明顯的設施,硬體的設施,我們能看見的,這在外國沒有的,第一個是祠堂。祠堂教什麼?教倫理。以前沒有那麼多學校,私塾幾乎都是在祠堂,利用這個建築來辦學,講倫理,孔廟代表道德,城隍廟代表因果。這三個道場,哪一個道場香火鼎盛?給諸位說,城隍廟,去城隍廟燒香拜天神的人比祠堂、比孔廟的人不知道多多少倍,然後你就明白,這社會長治久安主力是什麼?因果。
城隍廟裏面的閻王殿,十殿閻王,閻王殿裏面講業因果報都是用泥塑的,我們家鄉城隍廟是泥塑的,你去看了之後你一生不會忘記,讓你驚心動魄。所以在今天,城隍廟應當要恢復。我看過山東慶雲它們那個地方建造的閻王殿,是用電動模型做出來的,我去參觀了一次,很生動,規模還不夠大。大體上是依照《玉曆寶鈔》,依照江逸子先生畫的十王圖(地獄變相圖),把它用立體化建造出來。確確實實教化了許許多多人,觀看的人絕大多數回頭是岸,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敢再做壞事,它收的效果多大。
三種教育,儒釋道的三個根,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在中國幾千年來,因果教育誰是主流?道家是主流。地獄變相圖要做詳細的解釋。江老師這個地獄變相圖畫成之後,我看了很受感動,我就請了幾位同學,在澳洲,去查《大藏經》,《大藏經》裏面佛講地獄的這些經文,把它找出來抄在一起,把它印成一冊,我們重新訂個題目,《諸經佛說地獄集要》,我定這麼個名稱。裏面總共搜集二十五種經論,佛講這些業因果報講得詳細,比道家講得更詳細。所以我希望將來有人,有這些畫家能夠依照《諸經佛說地獄集要》畫一個地獄變相圖。這個地獄變相圖,佛教有,道教有,好像基督教也有。因果教育在今天社會比什麼都重要。如何能叫現在的人回心轉意,回頭是岸,除了因果教育之外沒有第二個辦法。
《弟子規》能夠喚醒人的良心、人的良知,但是沒有辦法化解人的惡習氣,貪瞋癡慢的習氣,造作十惡的習氣。我這麼多年來常常在想,除了因果教育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所以希望同學們多學學這一方面的典籍。發心學講經從哪里講起?從因果講起。講因果有好處,第一個好處在自己,自己常常講,要常常學,常常深入,自己就先度了,自己先回頭,然後再幫助別人,自他兩利。深信因果之後肯定你的業報就轉變,轉惡為善,化災殃為福德,你的家庭生活會美滿、會和睦,你經營事業會順利、會更好,對社會的安定和平你做出真正的貢獻,這是無比的功德。你要是專門為社會,不為自己,是功德;夾雜著自己名利在裏面,也能夠得到,那就變成福德。這個世間人還是求福德的人多,所以求福德是好事,不是壞事,我們也讚歎、也鼓勵,修學功德的是少數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12-17-2095

●小朋友学习《弟子规》,上学之后,不愿意再学了,怎么办?

正道要向圣贤典籍里面去修,而不是在科学技术发明里面找得到的,那只是技术,不是道,那是术;术发达了,道没有了,问题来了。道发展的时候,没有术,天下依然是太平的,人与人之间必然是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助合作,社会安定和平,人民生活再苦,他生活得很快乐,有道!「术」固然带来一些方便,我们生活上的方便,可是你要是失掉了道,你付出的代价太惨重了。如果道跟术并进,那是最完美的。道是圣贤的教学、圣贤的教诲,在中国就是传统文化,是道;西方人这三百年来所发展的文化,是术不是道。这个见解我们一定要建立,建立正知正见,可不能够看错、不能想错,决定不可以迷失正道。
古人常讲,正道的建立,在今天可以说这是第一桩大事,从什么地方下手?从家庭教育下手。这个家要兴,家庭教育好;家要败的话,这个家庭就没有教育了,家庭没有教育,那个家一定衰败。
在中国,中国古人教人,要想子弟有成就,做父母、做长辈的要给子弟做最好的榜样。治身、治家有法有则,子弟从小他就在学习,他长大之后,总不会离开这个标准太多,所以这个家能够维持下去,社会能够维持安定和平,繁荣兴旺。繁荣兴旺是建立在安定和平的基础上,动乱不可能,动乱,那个繁荣不是真的,暴起暴落,你看它起得很快,落得也很快。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现代这个社会,你不要看多,你就看三十年你就清楚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像从前,从前一个家兴起它兴得很慢,但是它能够保持得长久,两三百年是非常正常的,两三百年家道不衰。做生意,我们说老字号,他遵守道德,生意买卖货真价实,不欺骗主顾。不但不欺骗主顾,真的,他们的起心动念、一切作为是为主顾服务,这样的心态,他这个行业才能够禁得起考验。只要他的后人都能够继承家里面的传统,世世代代不衰,叫老字号。人家对你有信心,对你尊重,你的这些货物别人不会讨价还价。为什么?知道你很公道。

最近这几年,许多志士仁人在华人居住的地区,中国、台湾、东南亚,乃至于海外,提倡读经,提倡学习《弟子规》,这是正道。可是学生愿不愿意学?小朋友当然完全听父母的,在家里面学习没有问题,他也很欢喜。上学之后,不学了,为什么?同学们都玩耍、同学们都不学,我学这个干什么!
这是国内学习《弟子规》学习了一年多,把这桩事情来告诉我。这些学习,在家学得不错,一上学,两个星期,不愿意再学了,问我这个事情怎么办?
实实在在说,印光大师,真的他老人家在半个世纪之前,《文钞》里头就说过,我看到了。他老人家建议,你要想你家的子弟能够成人,第一个,是做父母、做长辈的,要做出好样子给他看,有法、有则、有规、有矩。什么好样子?好样子就是《弟子规》。他为什么自己学了之后,上两个星期学他就不学?家里大人没做到,家里面大人各个都做到了,他不敢不学,他心服口服。你叫他学,家里头人都不是这样做法的,他怀疑;看看学校,学校也不是这个学法,那一个人学它干什么!这不是容易的事情。
所以《弟子规》,我常常讲,它像一座大楼,那是地基、是骨干、钢架,其它的种种学术都是这座大楼的一切设施、装饰,它是地基,它是钢筋、梁栋。从小学了,一生都不能离开,古人讲「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学什么?《弟子规》是总纲领、总原则。
你一生行得正,弟子看你这个模样,虽然你跟社会一般大众思想、言行不一样,他有能力辨别邪正;你这是正,他们那是邪,他可以弃邪归正。我们自己没有做到,怎么能教别人?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头常说,自己没度,要想度人,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你要想教人,你自己要先做到。所以,师严则道尊,严是什么?老师自己做到,学生才会尊重道,尊重老师,尊师重道。老师做不到,不能教学生,家长做不到,不能教儿女。那么今天几个家长、几个老师发心真正依照这个道来走?走正道?这个事情大难大难!

所以,印光大师说得很好,小孩在没有入学堂之前,就是现在讲小学,没有入小学之前,先请一个老师在家里教四书五经,教传统的这些典籍。不必要深入的讲解,深入讲解他不懂,浅说就行了。能够在学前教上三年,三年不能少的,如果说是七岁上学,上小学一年级,四岁开始,四、五、六岁这个三年。好好的把中国传统这些东西,印光大师说传统里面,最重要的是「四书」,另外他老人家建议的,是《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因果教育!这里面就有邪正的标准。他从小能够学个三年,家里面的家长、老师都能够做好榜样,这个三年根打下去之后,然后再上小学,他说不至于学得太离谱,他有个根在此地。
如果没这个根,一上学校就学坏了。尤其现在的学校,麻烦。我在美国,美国小学一年级学生就用计算机。

我们从这个一百年,这一百年是我们自己经历的,我们要用十年十年比较,是一个十年不如一个十年。在最近半个世纪来比较,我们可以说一年一年比较,一年不如一年。你要问这什么原因?这首偈子就是答案,说得太好了,「众生迷惑失正道」。今天要救的是,怎样能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觉悟正道,舍弃邪径,那你的前途是一线光明。
所以我在联合国说,要想拯救这个世界,除了教育,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教育有四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中国这个民族能够维系五千年,而没有被淘汰,没有被消灭,靠什么?靠教育。中国人自古知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政权稳固之后,什么是第一?教育。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九0卷) 2004/7/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290
【众生迷惑失正道。常行邪径入暗宅。为彼大然正法灯。永作照明是其行。】

※※※※※※※※※※※※※※※※※※※※※※※※※※※※※※※※※※※※※

●我在這幾十年當中,走過很多地方,沒有被外面誘惑,靠什麼?

第八「不畏惡道,謂諸眾生心性險狠不知戒律,於殺盜淫妄種種惡事無不為之,而於惡道恬然不畏,是以流轉生死也」。現在人為什麼敢做?不相信有因果報應。他知道這些違背性德,不是好事情,依舊還是要幹,他的煩惱習氣敵不過外面的誘惑,控制不了內心的貪瞋癡慢,沒有能力伏貪瞋癡慢,所以裏面煩惱起現行,外面的誘惑他造業。不是不懂佛法,懂,講經說法講得頭頭是道,名聞利養現前的時候控制不住,依舊去造業。他也知道有果報,果報還沒現前,還不在乎,等果報現前後悔莫及。這什麼原因?他懂因果,他也講因果,懂得不徹底、不究竟,不能夠深信因果,毛病出在這個地方。
現代的社會,對於善有善果、惡有惡報這些事情報導得太少,社會大眾對這樁事情模糊,淡薄了。所以連宗教裏面,我們常講修行人都出了問題,這事嚴重,很嚴重!……
……
我自己做了一個很深的反省,我在這幾十年當中,走過很多地方,沒有被外面誘惑,心行沒有動搖,靠什麼?什麼樣的力量讓我穩住?想來想去,想到童年十歲以前,在農村裏面,母親教我的因果教育。在哪里教的?在城隍廟教的,城隍廟的閻王殿裏教給我。那個時候十殿閻王泥塑的,塑得好!母親到城隍廟燒香,一年總要去幾次,帶著我們小孩去參觀十殿閻王,告訴我們,我們看到恐怖的現象,這造什麼樣的業,受什麼樣的果報,這印象深!所以中國教育,紮根的教育是從嬰孩教起。現在人疏忽,也可以說現在人沒有這個福報了。從前教小孩什麼時候教起?懷孕的時候教起,胎教。母親懷孕,母親的思想,母親的情緒,母親的言語、動作都會影響胎兒。所以懷孕的時候,凡是負面的,不看、不聽、不說、不接觸,讓胎兒在坐胎的時候他就得到正氣,他沒有染上邪氣。出生之後,他眼睛睜開來會看,他會聽,他已經在開始學習,父母、大人在他面前言談舉止,他在學!
所以《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念的,不是教小孩背的,《弟子規》是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他統統做到,讓嬰兒看到、聽到、接觸到。所以小孩到三歲一千天,從出生到三歲一千天,這個一千天是他的紮根教育,根深蒂固,不會變!中國古諺語所謂「三歲看八十」,三歲的根紮得穩,八十歲不會變。我沒想到這一生當中非常有幸,我十歲之前生長在農村,十歲之後才搬到城市,城市就沒有農村那麼淳樸,容易學壞,農村裏頭不會學壞。所以想想,現在教育真是有問題,有大問題,這社會怎麼辦?要靠真正有心人發菩提心,捨己為人,來拯救這社會,這是菩薩事業,這不是凡夫,凡夫做不到。所以因果教育比《弟子規》還要重要,深信因果的人,《弟子規》、《十善業》就學得很踏實,真心做出來。不相信因果的人,《弟子規》、《十善業》學得再好,名聞利養現前敵不過。裏面有無始劫來貪瞋癡慢的習氣,外面這個誘惑力量太強大,你能敵得住嗎?人如果貪圖名利、貪圖享受肯定墮落,這一點很可怕。所以現在教育太難!
從前農村一般來講閉塞,沒有傳媒,沒有資訊。我住在鄉村,離城市二十五裏不算遠,十幾公里,可是縣城裏面發生的事情,如果沒有人到鄉下來跟我們說,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可能十天半個月才知道。現在不行,交通發達,資訊發達,農村也不一樣,全世界雞毛蒜皮的小事,電視上都播出來。所以現在人要像從前那麼老實、純樸,可難!換句話說,現在修行求往生也比過去難太多。

如果我們的冤親債主,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每個人都有三世,有過去還有未來,生生世世結的這些冤業,有報恩的、有報怨的、有討債的、有還債的,這是麻煩事情。到什麼時候出現?臨命終的時候他來擾亂,他障礙你往生。這個事情我們不能夠疏忽,我們一定要在現前用智慧、用真誠心、用慈悲心把它化解。
我們每天念佛誦經,一定要跟冤親債主回向。我每天讀經念佛,我前面通常都念十一句,一天有好多遍。看經展開經卷,我前面合掌先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阿彌陀佛,南無本師毘盧遮那佛(華嚴三聖),第四位是南無本師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然後念南無華嚴會上佛菩薩,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再念南無護法韋陀尊天菩薩。我們要求護法,沒有護法神不行。後面四句是報恩的,不能忘掉,這個不用南無,用和南,和南就是禮敬。老師護法諸菩薩(不能把老師的恩德忘記),再念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尊神菩薩,和南此界他方一切城隍、土地、山神、龍王(龍王是水神)、樹神眾菩薩,最後是和南遍法界虛空界一切仙姑精靈,一切天災人禍(人禍是戰爭)罹難的一切眾靈。我這樣的回向,心量要拓開,不要只想到自己,念念希望都能想到遍法界虛空界。我念的比人多,十一句,無論在什麼地方,念佛前面要念這十一句,念完之後回向也是十一句。目的沒有別的,把自己心量拓開,不要老想自己,報佛恩,報老師的恩,報父母恩,報護法恩。要知道惡道苦,三惡道,看到果報就想到因行,他是造什麼樣罪業墮落的,我們從哪里回頭?不能再造這些罪。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一0八集)2009/9/19  臺灣  檔名:12-047-0108

客子微妙音 发表于 2013-9-11 10:46:56

※※※※※※※※※※※※※※※※※※※※※※※※※※※※※※※※※※※※※

●關公能不動心、不變節,原因?

再看下麵第七段,「對治助開」,對是對待,治是攻治,也就是對治。「謂行人正修觀時,忽或邪倒心起,障於正行,不能前進。隨所著心,須以相應之法而對破之」。這個情形學佛同學每個人都有,常常遇到,遇到不知道對治,或者對治的方法無效,就退轉了,這個情形太多太多了。古人所說的,高名厚利讓老修行都動心,把守不住,全功盡棄,很可惜。世間法裏,書讀得很好,修養很好,一般人看他作聖賢,我們以關夫子做個比喻,關公。在當時曹操愛才,真的看中他,對他真好,上馬獻金,下馬獻銀,金銀財寶供養他,派著美女幾十個侍候他,封他高官厚爵,就想把他留住。到最後,他知道劉備在哪,住處搞清楚了,他要離開走了。向曹操告辭,曹操不見,他沒有辦法,他寫封信留到給曹操,走了。曹操所賞賜他的東西一絲毫沒動,原封沒動,走了。這個人名利不動心,歷史上像這樣的人少有,不是很多。現在沒有了,小名小利都動心,就變節了。這世間法,人家一看,假的,偽君子,不是真有德行的人。
佛法裏頭一退轉麻煩大了,退轉的很容易。你名氣大了,知名度高了,會生起傲慢心,供養豐足了起貪心,貪瞋一起來完了,墮落了。

所以這個地方,忽或邪倒心起,邪心顛倒,障於正行,不能前進,這個一點不假,例子太多了。世間人不變節的太少太少了,所謂高名厚利,最大的誘惑,能不動心嗎?關公所以能不動心,我相信讀聖賢書的力量,他也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在傳記裏頭,《三國志》裏頭看到,關公一生專攻《春秋》,左丘明的注解,《左傳》。《春秋》原文孔子寫的,是一部歷史,兩百多年國家大事,對於忠孝節義有褒貶。關公一生學這個,他明理,不會變節,聖賢典籍真產生了效果,學習必須落實到生活才真起作用。名利不動心,威武不能屈,關公在歷史上值得人敬佩的就是這一點。他禁得起考驗,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為人講義氣,起心動念如理如法。02-037-0271

前面我們舉的關公的例子。關公當年在世,曹操認識人才,真想把他留下來,上馬敬、下馬迎,待他多厚道。封他的官爵,封侯,贈送給他的珠寶、美女,十多個人伺候他。他以後知道劉備的居住地,他就走了。向曹操辭行,曹操不見面,最後還是走了。曹操所送給他的禮物,一樣都沒動,原封都還給他。這種人難得,不容易找到,他得力什麼?我們想想,可能是得力於《春秋》,他喜歡讀《春秋》、《左傳》。《春秋》、《傳》,《春秋》是孔子寫的,《傳》是左丘明寫的,《傳》就是注解。他一生最喜歡讀這個書,這個書裏頭非常重視忠義,他把這個東西學到了。所以無論什麼境界,他不會動心的、不會變節的,那真的是把古聖先賢東西念透了,這就得的受用。如果不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很有可能被這些名利動搖。這是關夫子值得後人敬佩的就在這個地方,財色名食睡不動心。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七二集)  2012/4/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272

◎關帝在世則精忠貫日月,……沒後神王玉泉山。……兼願擁護佛法。……皆謂之為伽藍菩薩

至於祭天地聖人,豈無黍稷蔬果,以將其誠,何得特取於殺物命乎。吾人生於天地之間,受其覆載,固宜積德行仁,以補天地化育之缺。若論報恩,縱粉身碎骨,亦不能報其萬一,豈腥臊臭穢之牛羊豕等肉,便能報乎。況天帝天人,清淨香潔,豈複歆饗此污濁臭穢之氣味乎。是殆以己貪圖口腹之心,測度天地之心,又以水陸神祇待天地,其誣衊瀆汙於天地也甚矣。至於文武聖廟,春秋二祭,各省府州縣,俱殺牛羊豕等以祭,謂為報恩酬德,崇聖重道。清光緒元年,陝西省城文廟,秋祭之先一日,予因往禮謁。大成殿內,牛羊豕等,各陳於架,悉系完全之體,但刳其臟腑而已,其污濁之氣,慘淒之形,刺目棘鼻,不忍見聞。時予年甫志學,尚效韓歐辟佛,不禁浩歎,謂何得以敬聖人之事,而褻瀆聖人,竟至如此其極。試令彼致祭之人,居此殿中過宿,俾彼熟睹其形,熟聞其氣,彼必力拒不肯。豈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萬世師表,百代儒宗之大聖人,反甘此臭穢不堪之物,而歆饗之乎。及至戟門外東邊,系殺牛之所,見一大鍋,內中之水,污穢不堪,乃洗牛之水也,思之,即欲發嘔。嗟乎,何污濁如此,而為敬聖之禮乎。夫黍稷非馨,明德唯馨,何不以黍稷蔬果致誠。而天下二千餘縣,每年二次,瀆汙文武二聖,令數萬生靈,同登死地,實為侮聖戕生之大者。何無尊敬聖人,愛惜物命之大人,出而永革舊例,特立新章,俾二聖之靈,不受此種熏汙,數萬生命,不為胙肉,以充致祭者之食料耶。聖人以仁民愛物為懷,豈願由污蔑自己,而令數萬生靈,同登死地乎。關帝在世則精忠貫日月,浩氣塞天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沒後神王玉泉山。隋文帝時,智者大師至玉泉,關帝特運神力,創建寺宇,又求授戒,以為菩提之本,兼願擁護佛法。(見關帝全書,及玉泉寺志。)故天下叢林,皆謂之為伽藍菩薩,而與韋馱菩薩,並鎮山門。千餘年來,護國護民,尊登帝位,豈竟甘此污穢不堪之生牛羊豕等,以之為美而歆饗之乎。即世間至極下劣之貪饞輩,亦不至甘此臭穢,而謂關帝甘之乎。何竟視文武二聖,卑劣一至此極也,嗚乎哀哉。當必有明至理,行實敬之大人,起而革除此侮聖戕物之陋習,不禁馨香頂祝之。若夫祭祀祖宗,固宜以黍稷蔬果致敬,何可特殺,及買之屠者乎。古人祭先,尚求仁者之粟,今為盡我追遠之誠,令彼物類,悉受殺身臠割之慘。不但失吾惻隱之仁,亦複大失敬祖之道,以殺行敬,是為大逆。況祖宗既非斷惑證真之聖人,當必輪回於六道三途,不為作福,令其超升,已失為人後者之道,何可恣意殺生,以作落井下石之事乎。——《印光法師文鈔》普勸戒殺吃素挽回劫運說

※※※※※※※※※※※※※※※※※※※※※※※※※※※※※※※※※※※※※

●高名厚利之下,你能不變節嗎?古人紮根從胎教

古人講高名厚利,人很不容易敵得過。給你很高的位子,給你很多的財富,你動不動心?今天這個世界,小名小利就動心了,不要高名厚利。這什麼原因?沒有接受過倫理道德、聖賢教育。有受過的,表現得還不錯,可是名利一當前,變節了,把古聖先賢這些東西統統都忘掉了。這什麼緣故?我們知道,他不是紮根學的,他是到二、三十歲才學,他沒有受過紮根教育。雖然知道這個好,很清楚,可是利益擺在面前,必須要把這個東西放掉,他取利。從這些地方讓我們真正體會到,古人紮根從胎教。嬰兒生下來到三歲這一千天,這紮根教育,古人說這個根紮得好,一生都不會改變。所以古諺語有一句話說「三歲看八十」,那看紮根教育,根紮得深,他一生不會變。
現在紮根沒有了,學習傳統教育遇到好的環境,也就是十幾歲、二十多歲開始學習,沒根。十幾歲、二十歲,真正能學得好契入境界,那我們知道,過去生中根深,他才能守得住。如果過去生中根不深厚,這一生學習了幾年、十幾二十年,遇到名利,還是放不下,還是會動搖、會變節。我們追究其原因,是傳統文化丟失時間太久了,很多人都講,丟失至少兩百年,從慈禧太后掌握政權開始。這兩百年要傳七、八代,這七、八代是一代不如一代,到底下這一代可能就滅絕了,這個現象很可怕。
如何挽救?這是中華兒女人人都有這個責任,我相信有很多人想挽救,找不到挽救的方法。方法第一個,自己認真修學,然後遇到真正有這個志願的人,志同道合的人,要全心全力協助他、成就他,成就的人愈多,這才能傳得下去。要讓整個社會恢復像從前這樣的太平盛世、幸福美滿,我們估計總得兩百年以後。這個事情不能著急,欲速則不達。
什麼時候才能看到盛世?胎教恢復了,做母親的人都能夠在懷孕的時候就端正身心,小孩生下來就特別的保護他,所有一切負面的東西不能讓他看到、不能讓他聽到、不能讓他接觸到,一定保持這一千天,三年,小孩見聞覺知全是正面的,我們的社會會回歸到和諧,回歸到太平盛世。中國過去幾千年是這樣教出來的,現在還要用老方法來教。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三二二集)  2012/5/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322

『中悔』,「信仰不堅,先信後疑,故曰中悔」。這當然也是遇緣,他變節了,前功盡棄,這非常可惜。所以菩薩道難行,發心的人很多,成就的人不多,原因是什麼?就是中悔淘汰掉了,名利現前他就把握不住。尤其是古人講的高名厚利,高名是講大官,厚利是大的財富。小名小利你沒有看得起,不動心,高名厚利動不動心?他就保不住了,就變節了,這是非常可惜!原因是倫理道德的概念很薄弱,不是他不懂,他不能把握住,他懂,他也懂因果,可是這名利就在眼前,對於因果、對於道德信心不足就變節了,這種事情古今中外歷史上都有記載。
在我們現前的社會,很多人學習倫理道德,都是什麼?二十幾歲才開始學習,不夠深。中國古代為什麼那麼多人,在歷史上給我們表演的,遇到再大的災難他不變節,寧願餓死也沒有占人便宜、害人的心,為什麼?他那個倫理道德的教育是從根上紮的。根紮得深的,是母親懷孕的時候就注意到這個事情。像史書上記載的文王的母親,懷孕這十個月,目不視惡色,眼睛不看難看的東西,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她為什麼?她為胎兒。知道母親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個心情會影響胎兒,這十個月要養自己非常慈悲、非常和藹,無論待人接物都歡歡喜喜,她用這個養胎兒。所以這個小孩生下來之後好教,得的是母親的正氣,沒有一絲毫邪惡。這叫紮根教育。
小孩生下來之後,父母在小孩面前言行舉止都守禮,一點都不敢亂動。因為小孩睜開眼睛在看,那個耳朵在聽,非常靈光,他在學習,他在模仿,這個時候的教育完全是大人做樣子給他看。所以《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念的,《弟子規》是父母做出來給嬰兒看的。這個教育就是在出生到三歲,一千天,父母把《弟子規》在家裏做到。因為父母還很年輕,二十幾歲,他的父母都在,怎麼樣去孝順父母讓嬰兒看,他都看會了,這個紮的根,我們中國過去有一句諺語說「三歲看八十」,三歲紮的根,八十歲都不會變,他這個根深!現在人二、三十歲才學,沒根,學了是懂,懂他沒有把握,逆境現前他會動搖,他會把不住,原因就在此地。

這個紮根,周家是從懷孕開始,胎教。懷孕了,念頭要端正、要純潔,沒有妄想、沒有雜念。當然那個時候佛教沒到中國來,現在我們知道,念佛的人好,念佛,誦經、念佛,這個念頭太好了,對小孩有很大的幫助。言行舉止,那就是完全落實《弟子規》,胎兒能感受得到。小孩出生了,要把《弟子規》天天做出來,讓這個小孩看見、聽見、接觸到,小孩學《弟子規》是這麼學成的。他每天看,看了三年,根深蒂固,那就養成了聖賢的基礎,這是母親的功德,這是大事一樁。所以婦女在中國古代,她地位很高,你家裏能不能出人才全靠她,她的重要性比先生高多了,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古諺語有所謂「三歲看八十」,就這個意思,三歲養成的這種品德,到八十歲不會改變,一生都不會改變。所以教育重在紮根。

今天根沒有了,根沒有了抵不過外面誘惑,財色名食睡都在誘惑你。所以古人講,高名厚利之下,你能不變節嗎?太難了!變節就是向外面的勢力投降,遠離了倫理道德,違背因果定律,眼前他得到一點小利,死了以後果報不饒人。變節的人,做再多的好事,還是要受三途果報。什麼原因?這個樣子不好。如果你不受惡報,人都學他,都見異思遷,那倫理、道德、因果不再有人相信了。所以你做再大的好事,也要接受因果報應,這是不能不知道的。求懺悔,只有在佛門、只有在淨宗,真正承認自己罪過、真正懺悔,念佛還是能往生的,這是淨宗無比的殊勝。

●今天的時代,這個世界能不能出聖人?

「若欲速辦成佛利他眾事,專欣淨土,何留穢土,不辦佛道」。這句話是望西師所說的。如果真正發菩提心,發大慈悲心,要速辦,要快速來幫助六道苦難眾生圓成佛道,這是大事。《法華經》所說的,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什麼是大事?度眾生成佛道是大事。可是我們一定要知道,自己沒有得度不能度人。這是佛在許多經論上常說,自己沒有得度,想度他人,則無有是處,就是沒有這種道理,一定要先度自己。所以底下說,「何留穢土,不辦佛道」,你要不專心求生淨土,還留在這個世間,你沒有辦法,你不能成就。你這個速辦成佛利他眾事是一個願望,這個願望會落空,你做不到。
尤其是今天的時代,我們一定要把方方面面看清楚,今天這個世界能不能出聖人?不可能。佛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中國人的老祖宗說「人性本善」,本善就是成佛,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從因上講,每個人是平等的,這是大乘佛法講得最徹底、最明瞭,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哪個人不能成佛?因有,但是緣不一樣。佛說,我們十法界的種子統統有,圓滿具足,佛、菩薩、聲聞、緣覺、諸天、阿修羅、羅刹、天人、餓鬼、畜生、地獄,我們統統都有。無量劫來生生世世造的業,阿賴耶是個資料庫,是個倉庫,所有這些業習種子沒有一樣沒有。現在要哪個種子成熟這就是緣,佛種子現前他就成佛,菩薩種子現前他就成菩薩,完全看緣。所以,佛不說因生,說緣生,很有道理。因是平等的,個個具足,緣不同,因跟緣結合起來,果報才現前。所以緣太重要了,佛幾乎不重視講因,緣講得太多了,因緣生法。
為什麼說聖人、佛不可能出現在世間?這就是肯定沒這個緣。大聖必須要把性德圓滿的保持住,不能有絲毫欠缺,這是聖人;賢人差一等,不能圓滿保持,大致上可以保持個八、九成,這是賢人,也許還能做到。這個緣是什麼?緣是母親,母親太偉大了。中國人講孝,父母,父親擺在前面,實際上?實際上母親擺在第一位。最偉大的是誰?母親,不是父親,這個你讀中國古書就明瞭了。
聖人要從什麼時候開始教?從懷孕的時候開始教,叫胎教。現在有沒有?沒有了。但是中國歷代有沒有?有,中國歷代確實有,兩百年以前,不多。母親真負責任,懷孕的時候,就跟文王母親一樣,「目不視惡色」,眼睛不能看的東西不看,「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身心端正。為什麼?她起心動念影響胎兒,懷孕的時候就開始,要給胎兒最好的資訊,負面的決定不能給他。所以,母親不可以有負面的念頭,念念與性德相應。這種小孩子他就有聖人的緣。現在沒有了。
小孩出生就教他,這是菩薩的緣,差一等。胎中沒有注意到,小孩出生了,中國人所說的一千天紮根教育。小孩一出生,他眼睛睜開就會看,他就會聽,他已經在模仿。所以家規,《弟子規》這些東西,在從前大家庭每個人都要遵守,每個人都要做到。他看他的父母在他面前統統表演出來,他看了三年,看了一千天,根深蒂固,他全學會了,到老死都不會改變,這是賢人。
三歲以後才開始教,能夠教出一個君子就不錯了,這教育算成功了。我們要知道,今天聖賢的緣沒有,君子的緣可能還有,很少,不多見了。所以從因上講,我們是平等的,緣上講不一樣。
善導大師告訴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這是念佛往生。實際上,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我們在一生當中的際遇,能不能有所成就總在遇緣不同。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八五集)  2012/8/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485

我很多年前都在想,怎樣去幫助小朋友把這個學習的方法糾正過來,也就是中國傳統的教學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所以我就想實驗,找個小學,還是教小學的課程,一年教一樣。語文是最重要的,是一切學科的基礎,語文可以用兩年,或者用三年,深深紮下去。
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我們辦實驗學校,這個實驗學校是一輩子的,不是六年的,想辦個一條龍的實驗學校。這學校是培養聖賢的,培養聖人、賢人、君子,從小學一年級到博士班,這一條龍。
大事業!這是拯救中國傳統文化,是幫助全世界回歸到聖賢教學。《法華經》上講的一大事因緣,這是大事因緣,不是小事,值得我們去做的。我這個想法,早年跟澳洲總理陸克文談過,他希望我搞一個小學做實驗,我一直沒有這個機會。現在這個機緣可能在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具足主觀、客觀的條件。一定要一條龍辦上去,青年人不受社會染汙,讓他有個清淨的環境逐漸長成。這是國家民族的希望,也是整個世界人類的期望。02-037-0485

家裏最大的事情,你家裏頭能不能出聖人、能不能出賢人?這個是太太的責任,是她的事情。你說這兩個事情哪個大?中國人講孔子,沒有不知道孔子母親的;講孟子,一定知道孟母有三遷的故事。有好母親才有好兒女,母親是聖賢,兒女說不成為聖賢不可能,他聖賢的模子裏頭出來的。中國古代教育,教女比教男更嚴格、更重視,原因就在此地。你要想這個國家世世代代都有聖賢出世,那你就得要要求這些婦女,她們的雙肩是擔負起這個責任。家能不能興旺,國能不能長久,全在婦女身上。現在沒人懂了,沒人教了,所以我們看到這一句,深受感動。
老師怎麼培養?真正能用二十年,不要多,培養十個老師,這十個老師要二十年才能成就。二十年之後,這十個老師,一個老師培養十個,四十年之後就有一百個,然後一個再教十個,六十年之後就 ……02-040-0056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

●儿女跟父母四种缘;在教育里头最重视的,就是:种善因、得善果

「所云常然等,即本性常、凝然常也,法身也,自性也。是故常然,无衰变也」。这桩事情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世间法不离因果。读这段经文我们感慨很深,世间人希望我们的家庭世世代代兴旺,希望我们的国家永远保持太平盛世,为什么做不到?极乐世界为什么做到了?极乐世界没有问题,因为三种常因在此地。中国古老的教诲告诉我们,这是六道里头实际的状况,说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衰极一定会盛,这个我们从历史上看似乎是一个不变的真理。我们读了佛经,眼界比一般人宽阔,看得深一点、看得远一点。为什么会有盛、为什么会有衰?这个古德记载得很多。盛,一定是勤俭起家,勤奋、节俭,这个家会兴旺起来;奢侈、浪费,那个家会衰败。古今中外都不出这个例子。为什么有节俭的,为什么有浪费的?当然这与教育有关。教育还是缘,它不是因,因是什么?因就是与德有关,人要知道积德,不能够结怨。

这个事情佛给我们讲得清楚,儿女跟父母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没有这四种缘不会成为一家人。报恩的,过去生中父母对他有恩,他来报恩的,肯定是孝子贤孙。你看这是积德,家里来了好儿子。如果是报怨来的,过去世有怨恨、有冤仇,他这次到你家来做你的儿孙肯定是个败家子,搞得你家破人亡,这是报怨。懂得这个因果,我们这一生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决定不能够跟人结怨,一定要懂得布施恩德,我们家庭世世代代有好儿孙出现。这个要列在家训里头,世世代代都要遵守,这家永远兴旺,不会衰败。讨债的,是父母过去欠他的,看欠多少,欠得少,几岁他就走了,你还得不多,还完他就走了;欠得多的,大概要供养他到二十多年,到大学毕业,博士得到了,他走了。欠得多的,在他身上花了不少钱,讨债的。还债的,是他欠父母的,这种儿孙,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他都能照顾到,没有孝顺心,不听话。所以一看都能理解,这来还债的。他欠得多,供养就丰厚,衣食住行全给你做到;如果欠得少,对待父母的生活就很刻薄,只要每天你能够吃饱穿暖就够了,其他的享受不会给他。我们在这一生都看到,四种状况都看到。可是不学佛不知道,学佛就看得很清楚。

佛教我们,把各种不同儿女的缘,应该统统用教育的方法变成法缘,这就好了。过去世这些冤结统统化解,一同念佛,将来都往生极乐世界去作佛,这是最好的。所以要靠教育。实在讲因果,那是因,真正的因,教育是个缘,不善的因遇到好的缘也能够改过,改过来,所谓是化恶为善。这因果的道理,教育,不能不懂。在教育里头最重视的,就是要种善因、得善果,这个要教!——《淨土大經科注》

客子微妙音 发表于 2013-9-11 10:47:45

※※※※※※※※※※※※※※※※※※※※※※※※※※※※※※※※※※※※※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用一部經,用這個方法斷煩惱;
一門深入;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讀誦這個方法對於知識份子最有效

所以我們自己要想,我們對於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哪一種嚴重,從嚴重的下手,得要真幹。有許多人修學非常困難,問我要怎麼辦?初學不妨把我們的愛惡做個調整、做個轉變,比較上容易。
古人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世味哪有法味濃」,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頭一個是德行,這是續佛慧命最重要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說今天我們講的三個根、四個根,你要不是認真,把《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沙彌律儀》去落實、真正做到,這續佛慧命你做不到。頭一個條件是德行成就,然後才是學問,學問裏面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四弘誓願裏頭,四弘誓願是我們修學的最高指導綱領,你看第一個教我們發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這發菩提心,為眾生不是為自己。從哪里下手?「煩惱無盡誓願斷」是德行。你先要把煩惱斷盡,然後你才能學法門,煩惱不斷,你修學的法門裏頭夾雜著煩惱,很難成就。所以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是什麼?是斷煩惱,用一部經,用這個方法斷煩惱。八萬四千法門,用這個經教,你天天讀、天天講,用這個法子,你心是定的。一部,心是定的,愈講愈熟心愈定,定生慧,從這一部經上得清淨心、得平等心,只要得這兩樣就開悟。悟了之後是什麼樣?一切法門一接觸就通。

◎讀經是斷煩惱的,一定要曉得這個目標
讀經要怎樣讀?用讀經的方法把我們的妄念打掉,不讀經妄念就很多,讀經就是要把心集中在一處,制心一處。也就是說,把所有的念頭統統放下,恭恭敬敬來念這部經。像《無量壽經》,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要讓妄想滲透不進去,以這個為目標。我把這個經從頭到尾念一遍,大概要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這就是你修行修一個半小時、修兩個小時。讀經是斷煩惱的,一定要曉得這個目標。所以一部經讀下來之後,一個妄念都沒有,這功夫不錯了!讀一部經,兩個小時不起一個妄念,這很好的功夫。兩個小時不起一個妄念,在一般講要訓練多久?大概訓練三年到五年,才能達到這個程度。所以這一部經念下去,起個十個、二十個妄想是正常的。如果到起二、三個妄想大概是三年功夫,沒有三年功夫做不到;能夠起一個妄想,大概到五年的功夫。你心得定了,定久了就開智慧,讀誦是這樣的讀誦方法。
讀誦決定不要想經裏頭是什麼意思,因為你一想意思,意思是妄想,妄想又滲透進去了。只是念,沒有意思,用這個來把妄想打掉。念佛、修定、持戒都是用這個方法,目標是相同,用意是一樣的。所以讀誦這個方法對於知識份子最有效,我這麼多年來就用這個辦法。我念佛不行,念佛一天念個一萬聲佛號,照樣打妄想,但是看經行,讀經,所以這是個人根性不相同。開始學的時候都可以試試看,持咒、持戒都可以試試看,哪一個方法適合自己,用起來很方便,自己也很歡喜,那就用這個方法。所以我現在每天,通常客人少的時候,我讀經的時間不會少過四個小時,用這個方法把自己的念頭打掉。絕不想經裏的意思,想是屬於求解,那是另一個法門的。我現在讀經,我的目的是修定,是要把妄念給它止住,功夫在此地。

「讀、誦、書寫」,這都是做功夫。讀,對著經典叫讀;誦是背誦,念得很熟,不必看經本也能背得下來,這叫誦。讀誦之外,書寫,書寫是我們現在講的默寫;但是書寫的時候也可以看著經本來寫,我們講抄經,不看經本,那是默寫,書寫是這兩種。「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這幾句話諸位想想,如果我們沒有做到一心稱念,這效果就沒有。《遺教經》裏面所講的「制心一處」,一心稱念跟制心一處是一個意思,我們世間人講專心,在做功課的時候,修行的時候,心無二念,經文在自己心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又《彌陀要解》謂持名,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這把上根引出來了。
一切戲論是說什麼?不是說世間的,一切諸佛菩薩說經言教全是戲論,哪有這麼麻煩?一句阿彌陀佛不就成佛了嗎?還搞這個東西幹什麼?這句話不容易!
這是什麼人物?誰能相信?馬鳴、龍樹、智者之流他們能相信。斬盡一切意見,是不准你起心動念,哪里還有什麼分別執著?斬盡一切意見,這是斷煩惱、破煩惱障;破盡一切戲論是破所知障;這一句佛號兩種障礙都破掉了。

——《淨土大經解演義》,淨空老法師2010-2011年講演,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斷煩惱、消業障最上乘的妙法

古德所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那個覺就是阿彌陀佛,我們能夠在念念當中,都能夠歸到阿彌陀佛,這就是斷煩惱最妙的方法。
秘訣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你看一句話就說了。都攝六根是放下,如果不是徹底看破,你怎麼能放得下?看破,經教的功德不可思議,你說經教能不學嗎?不學,我們怎麼會知道?念佛功夫不得力,將來不能往生,到底哪里出了毛病,不知道,在經教上認真努力去參究就明白了。淨土大經科注-第57集

「至心信樂」,那就一定要學經教,讓我們的至心信樂慢慢能夠生得起來。但是這一點它有個障礙,這個障礙就是欲望,欲望就是煩惱習氣,這是無始劫來熏習成就的,它有很大的影響力。我們只有用念佛方法能夠突破這個難關,用其他的方法收的效果沒有用念佛效果大,因為念佛有阿彌陀佛加持你,有十方一切諸佛加持你。你說今天我也念佛,為什麼佛不加持我?你沒有誠意,你那個一念裏頭是半信半疑,夾雜著許許多多妄想、雜念,把你功夫破壞了。不是沒有效果,是有效果,這你自己一定要曉得,心愈清淨、愈平等,效果就愈顯著。這個世間一切,哪些是該想的,哪些是不該想的,不該想的丟掉,該想的也要丟掉。為什麼?不丟掉你出不了六道輪回。我要到極樂世界去了,這個地方乾乾淨淨,全丟掉,我再也不沾染了,我們才達到一點至心。印光大師講的,至心就是誠敬,真誠恭敬,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我們今天對於淨土的信仰有幾分恭敬心,這個誠敬心?至心信樂這是萬分誠敬,那個人念佛是一念馬上就見效。

【尊者舍利弗。】
「舍利弗在佛聲聞弟子中,智慧第一」。
舍利弗,「八歲登座」,講經。「十六大國,議論無雙」,真的是代表智慧,辯才無礙。在佛弟子當中,佛常說舍利弗智慧第一,大目犍連神通第一,常常讚歎這兩個人。他在「七日之內,遍達佛法。本經說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惟大智者,始能深信不疑。故列上首,僅次憍陳如。」這個意思很深,憍陳如代表這個法門是佛法當中第一法門,其他經典裏面很少看到憍陳如排在這個名字裏頭,尤其是排在第一位。舍利弗跟目犍連名字多,一般經典好像都少不了他們兩個。佛經上首排名是有很深意義在裏面,不是隨便排的。所以看到上首的名稱就知道這部經的內容。本經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不僅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在大宇宙裏頭,佛法講的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確實沒有不弘揚的,沒有一尊佛不讚歎淨土,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可以說淨土三經是所有一切諸佛必說的法門。為什麼?確確實實是斷煩惱、消業障、成佛道的第一法門,太難得,太稀有了。大智舍利弗,不是大智他不能相信,真正有智慧他相信。所以上首列他的名字,讓一般人看到大會裏頭有舍利弗,立刻就想起有智慧的人都在聽經、都在學習,這個經肯定是有程度的,用意在此地,藉他來表法。

修因,這是發心修無量行願,四弘誓願第一願是發願度眾生,大菩提心。要度眾生必須自己要有德行,那就得斷煩惱,有煩惱你就沒有法子度眾生。煩惱斷了之後還要學法門,這個次序我們一定要重視,你就不會躐等。不發心,沒有一個力量在推動你,你會懈怠、你會退轉。強烈度眾生的願望,這個力量推著你勇猛精進,你不會後退,你不會改變念頭。世間人的事業,推動的力量不外乎名、利兩個字,對他有名有利的,沒有名利他就不幹了。中國大陸在沒開放之前,全世界人對中國大陸怎麼看法?中國人民是世界上最懶惰的人民,他什麼都不要幹,有公社、有飯吃,幹也是這麼多,不幹也是這麼多,所以大家都不幹,沒人願意幹事。你看這一開放之後,幹的自己可得利益,他就拼命幹,就富起來了,就這麼個道理。學佛的人他什麼都不要,他為什麼也這樣子拼命、勇猛精進在幹?他有個願力,「眾生無邊誓願度」,就這個願力。願力比名利心還要厲害,他是真的,他一點都不假,這個力量推動,所以他能夠成佛道。

斷煩惱,老師教我們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這個意思是什麼?這個意思就是斷煩惱。一門深入是斷煩惱的一種方法,對知識份子特別有效果,你好學,你就學一門,別學多。一門一遍一遍的學,中國古人有句經驗的話,叫「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如果這部經,你老老實實的不加妄想,你什麼也別想它,你一遍一遍學,學上一千遍自然就通了,為什麼?大概學到六、七百遍的時候,你就得三昧。學的方法那就是戒律、規矩,你就依照這個方法學,學久了他就得定、就得三昧,得三昧再久了他就開悟,開悟就是明心見性。見性之後再廣學多聞,再「法門無量誓願學」,那學得快,一部大經大論不必費很長的時間。

「又曰:佛法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有亦無)亦不著,非有非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如果還有個不著,還是著了相,不著也沒有。在我們現前,我們一定要知道,這些大乘裏面最微妙的、最高深的,我們聽到了,我們承認,我們不反對,這是解悟,不是證悟,你沒證得,你不得受用。所以,願生淨土,生淨土幹什麼?到極樂世界再向上推進一步,證得。證得了它管用,沒有證得,這個裏頭真實的作用得不到。
「要之,不住二邊,遠離四句,妙契中道,平等一相」。這段文很重要,這是斷煩惱、消業障最上乘的妙法。真的知道是假的,什麼都是假的,所以一切法裏頭都不要執著,都不要分別,最好都不要起心動念。生活怎麼過?跟普賢菩薩一樣,「恒順眾生、隨喜功德」,對一切人事物一片慈悲,這個一片就是平等,平等的慈悲。隨喜功德,隨喜當中就成就了功德;換句話說,隨喜就是功德。這功德從哪來的?從度眾生來的。隨喜就是度眾生,自己表演這個德行,讓眾生體會、覺悟。所以,生活也是離空有,不著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都不著,這心多清淨!真正清淨心現前,一塵不染。心裏頭全都放下了,我們只要一個阿彌陀佛,念念不舍阿彌陀佛,這是從解悟,往生到極樂世界提升為證悟,這種心態求往生,全是生實報莊嚴土。因為這個智慧、這種認知是法身菩薩的,不是小乘,不是凡夫。凡夫沒有這個智慧,沒有這種認知,凡夫著有,二乘著空。菩薩空有二邊都放下了,連放下也放下,這是法身菩薩。

所以,黃念祖老居士很聰明,大經集注完成之後,他就念佛求生淨土。我到北京去看他,他告訴我,每天十四萬聲佛號,他學的禪,把禪放下了,學的密也放下了,他是密的金剛上師,專修淨土,給念佛人做個好樣子,給大家看看。
這個是大慈大悲,告訴我們,末法時期,只有淨土能成就,為什麼?它不需要斷惑、斷煩惱,不需要,不需要消業障。那業障、煩惱不斷怎麼能成佛?這裏頭有個秘訣,有個秘密。秘密是什麼?就是那聲佛號,你念這一聲佛號,就是斷煩惱、消業障,在佛號裏頭,你只認真去念佛,煩惱不斷自然斷了,業障不消自然消了。所以妙絕了!淨宗把斷煩惱、消業障跟持名念佛融在一起,一樁事,修學其他的法門那是兩樁事,不是一樁事。前面這兩條就是隨逆緣,逆境惡緣,第二隨順境善緣,都不起心動念、都不分別執著,如如不動,順利過關。

我們學佛之後,在過去我常常提醒大家,印光大師教我們常常把死字貼在額頭上,做為警惕。我在這個世間存活就這一天,我就要死了,還有什麼好想的?只想阿彌陀佛,這叫真念佛。我還有明天,我還有明年,這個念佛是假念佛,為什麼?你的生死心不切,你念佛沒有感應。如果想到我明天就要死了,我的時間只有這幾個小時,分分秒秒都會把它把握住,不再有其他的念頭夾進來,這個人叫真念佛。這個方法好!
佛告訴我們方法比印光法師還要妙,好到極處!告訴我們什麼?只有這一念,就是現前一念,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我只有今天,今天還有十幾個小時。菩薩教給我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這一念就是佛,這一念滅了,下一個念頭出生的時候還是佛。念念他正念相續,正念是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之外沒有別的念頭,這叫正念相續。這個人,諸位想想看,他能不往生嗎?不但決定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上輩上品。往生到極樂世界,他就作佛去了,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其他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西方極樂世界作佛,作佛之後普度眾生,作佛是智慧圓滿、福報圓滿,有智慧、有福報,你才能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這些是佛與法身大士的事業,我們選擇這一行,選擇這樁事情,我們立下志願,真幹!
所以,貪瞋癡慢疑這些煩惱統統斷掉了,自然斷掉了,正念生起來,邪念就沒有了,業障不要消自然消掉了。這就是「檢斂端直,身心潔淨,無有愛貪」,應對在我們中國傳統教學裏頭,這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就是無有愛貪,這是格物。物就是物欲,物就是此地講的愛貪,格是格鬥。格物就是要跟愛貪做一次的鬥爭,一定要戰勝它,一定要把它打敗,遠離愛貪,這是格物。因為這個東西障礙我們的自性,障礙智慧、障礙福德。這一仗打勝了,把煩惱打倒,所以格物是斷煩惱,致知是開智慧。智慧是自性本有的,只要把障礙去掉,智慧就現前。智慧現前,意就誠,心就正了。

——《淨土大經科注》(淨空老法師2011-2012年宣講,共578集,每集2小時)

※※※※※※※※※※※※※※※※※※※※※※※※※※※※※※※※※※※※※

●為什麼我們的煩惱這麼難斷?

以斯苦行,掃除塵累,澄淨身心。迦葉年老,不舍頭陀。佛憫其衰,勸命休息。迦葉頭陀如故。佛乃深贊雲:「有頭陀行,我法久存。」

所以佛的遺教,教導後世的弟子,佛只說兩句話「以戒為師、以苦為師」。
持戒的人沒有了,苦行的人沒有了,佛法就滅了。我們要懂這個道理。什麼叫正法久住?人人持戒,人人不怕苦,願意修苦行,就是生活上願意苦一點,好,為什麼?讓我們對這個世間沒有貪戀。
為什麼我們的煩惱這麼難斷?很多同修跟我談起來很感慨,很想斷為什麼斷不了?你不能吃苦斷不了,你不能持戒你就斷不了,就這麼簡單。為什麼從前那些人,他都能做到,我們現在為什麼做不到?現在人學科學講求營養,飲食講求色香味。這是什麼?天天在增長煩惱,你怎麼能斷煩惱?你是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你冷靜去思惟就知道,我們今天修行的障礙在哪里?自己製造的,沒有別人障礙自己。真正佛法要興旺,不遵守佛陀的教誡,沒法子成就。
像迦葉尊者為我們示現的這十二種頭陀行,有些我們可以做到,有些就不必,是活的,都不是死的。但是我們要知道他用意之所在,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法?真的掃除塵累,澄淨身心,這個方法很有效果。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八十九集)  2010/7/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089

●一定要用苦行來磨煉自己的身心,把自己的煩惱習氣磨掉

「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所以才曉得大乘法,為什麼法華會上佛要囑咐末法時期要弘揚大乘,我們才懂得,唯有大乘才契現代人的根機,與現代人的想法比較接近。可是自己,自己修學要培養自己,不從苦行當中你決定出不了頭來;自己一定要用苦行來磨煉自己的身心,把自己的煩惱習氣磨掉。特別是忍辱波羅蜜,有不少人肯修,忍不過,忍不過就把自己前途毀掉了。佛在《金剛經》上教導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
所以學佛首先要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哲學家所講的人生觀、宇宙觀,如果這兩種觀念正確,菩提道上就一帆風順。人生觀,我這一生活在這個世間為一切眾生服務、為廣大的社會服務,決定不為自己,這是佛菩薩的人生觀。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個法身,大乘經上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這是佛菩薩的宇宙觀。這個看法決定正確, ……
12-017-0211 大方廣佛華嚴經

世間法亦複如是,你看歷史上,中國、外國,古往今來,英雄豪傑出身貧苦,受盡了磨難、折磨,他成就了。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捨棄榮華富貴,六年苦行,他成功了。所以,逆境造就人、成就人比例占多數。在小乘法裏面,大家尊敬的是迦葉,阿難、迦葉,迦葉修苦行的,真的要從苦行當中成就。可是大乘法不是這樣的,大乘法修行的代表是善財,善財生在富貴之家,真的是享盡榮華富貴,他不是個修苦行的,個人根性不相同。大乘比小乘高也高在此地,要知道富貴淘汰人比逆境淘汰人要深、要廣。往往英雄豪傑在榮華富貴裏面,這個生活一過,他的志氣就完了。在榮華富貴裏面,享受榮華富貴而不貪戀榮華富貴,這是真正英雄豪傑,難,這個太難!太難了!所以,小乘人始終保持苦行,它有這個道理在,那個淘汰太厲害了,有幾個人能禁得住?所以,大乘代表是善財,小乘代表是迦葉尊者。12-017-1315 大方廣佛華嚴經

今天要復興傳統文化、要復興大乘,不容易!有錢的企業家都想做一點好事,能不能稱心如願?很難。我建造一個道場,富麗堂皇,有錢就能做到,找不到修行人。找來了都是來享受的,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修行人,儒釋道哪一個不是從苦中來的?佛給我們講「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沒有吃過苦頭,他怎麼會成就?
這個社會染汙非常嚴重,建個城牆把它圍住,跟外面隔絕,這個我贊成,這個好。管制很嚴,門口都像有衛兵把守一樣,外面人不能隨便進來,裏面人不出去,閉關,我們大家在一起閉關。成就再出去,出去弘法利生,沒有成就就不能出去。城牆我贊成,建築我不贊成,建築什麼?公共設施可以,建講堂、建圖書館,修學的地方。飲食起居愈簡陋愈好,這樣才能把人磨成功。修行道場現在要讀書,設備完全,特別是圖書,設備完全。上一次,兩個月前,內蒙同修送了六個蒙古包給我,我在六和園擺上了,現在我讓出家人住蒙古包。要曉得,釋迦牟尼佛晚上是樹下打坐,樹下一宿,一生過這個生活。現在住在蒙古包裏頭,高級帳篷,比釋迦牟尼佛改善很多了。所以像這些我們都要想到,這新的道場讓每個修行人也要吃盡苦頭,他禁不起折磨就不要來,不能吃苦就不要來,才會有成就。真正修行,我幫助你,讓你有個安定的地方修學。
現在修學要靠自己,為什麼?沒老師了,儒釋道的老師都沒有了,完全要靠自己進修,做古聖先賢的私淑弟子。就是首先具足德行的基礎,持戒、修定,修定的方法是用讀經來修定。古人教導我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那個一千遍就是定,意思完全明白,那是開智慧,智慧開了。這是真的,這是東方聖賢的秘訣,外國人不知道。要怎樣才成就智慧?怎樣才能夠瞭解整個宇宙性相、理事、因果?一定要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中國古聖先賢,儒釋道所用的方法都是朝著這個方向。讀書目的不是升官發財,目的是明心見性,作聖人、作賢人,不是作富貴人。
02-040-0177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

在六道輪回的人,在三善道的,他也是累劫善心、善願、善行的福德自然感召的。可是人往往無法控制自己,福報現前的時候他就放逸了,就趣向墮落,人之常情。生活在苦難環境裏面,容易培養他的志氣,培養他的毅力、堅忍的美德,能成就他,享福的時候就壞了。這個事實真相我們不能掉以輕心,要非常重視它,古今中外這個例子太多太多了。這些例子告訴我們「成功不難,守成為難」,你能把成功守住,這個難。
我們看到中國歷史上,秦始皇成功不難,死了以後不到十年就完了。古人說守成不易,這個話是真話,你怎麼能守得住?如何能守住?佛經上有一句名言,只要你不退初心,你永遠不會失敗。你永遠記住你初發心那個時候,天天都是初發心那時候,你就永遠不會失敗。所以佛門諺語所說的,「學佛一年,佛在眼前」,那種真誠心、恭敬心、謙虛心,優點都顯示出來了。學佛兩年就鬆懈了,「佛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化雲煙」,沒有了,學佛久了也變成老油條,這就是學佛為什麼會墮地獄。本來學佛都是天堂的,都是到極樂世界的,為什麼學佛到最後都到地獄去了?例子太多太多,我們看到、聽到、接觸到了能沒有感動嗎?時時刻刻提高警覺,例子就在我們的周邊,不必親自看到,傳說、聽聞都是事實真相,不是假的,我們能不謹慎嗎?連《念力的秘密》裏頭都說,無論是有意無意,起心動念自己都要負責任。成敗的關鍵不在外頭,完全在自己,外面只是助緣;助緣它的比例十之二、三,自己起心動念要占十之七、八。所以我們就知道,學佛、修道最重要的是什麼?保持初心,如何把初發心保持住,沒有一個不成就,而且決定是當生成就,尤其是淨土宗。淨土大經科注-第60集

※※※※※※※※※※※※※※※※※※※※※※※※※※※※※※※※※※※※※

●一定要熟讀《無量壽經》,對於極樂世界才真正認識

這都是教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重要!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印光大師告訴我們的,必須有經教的基礎。為什麼?沒有經教的基礎,你的信心不踏實,你的願心也不可靠。為什麼?對於事實真相沒瞭解。經教是幫助你看破,瞭解事實真相你才會真信、真願,對於這個世間你才會真放下,經教好處在此地。不懂經教,光是那種熱忱,熱忱會變質,不定遇到什麼緣,你對淨宗信心退轉,改變主意去學別的法門,對於往生全功盡棄,那就太可惜了!
《無量壽經》在中國修學的人很少,原因是什麼?沒有好的版本,五種原譯本都讀麻煩,太多了。沒有好本子,所以大家把《無量壽經》放棄,專門學《阿彌陀經》。《阿彌陀經》的內容跟這個經是一樣的,但是說得太簡單。蓮池大師的注解注得好,《疏鈔》。所以《彌陀經》的三部重要的注解,修淨土的沒有不認真學習,蓮池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幽溪大師的《圓中鈔》,《阿彌陀經》三大部。也正因為這個緣故,夏蓮居老居士重新做第三次的會集,希望《無量壽經》有一個完美的善本。這個他做到了,他到世間來就做這樁事情。這樁事情他做成功了,讓修淨土的人從《無量壽經》上契入,這是正道!早晚課誦用《彌陀經》可以,但是一定要熟讀《無量壽經》,對於極樂世界才真正認識。你不認識它,真信切願發不出來,修學過程當中會動搖。古人說的,在高名厚利之下會變節。這個事情真有不是假有,而且很多,都是因為對極樂世界缺乏認識,才產生這種流弊。所以會集是大功德,這都不是凡人。注解更殊勝,集注,讓我們在這生起信心。
位不退、行不退(行是修行)、念不退,我們今天念念都與極樂世界相應,決定不退轉,我一心嚮往的就是極樂世界;一心,唯一一個願望,親近阿彌陀佛。不辜負釋迦牟尼佛的教導,把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介紹給我們,我們要完全接受。生到極樂世界就等於一生成佛,他真的一生成佛,得到了保證,決定不會再退轉。實實在在,「皆遠超天人」,絕對不是十方世界六道裏頭的天人能夠相比,這讓你沒有法子想像。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三一二集)  2012/4/2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312

●成佛、作聖賢秘訣的兩句話

念佛堂堂主的口頭禪,「放下萬緣,一心專念」,是堂主的口頭禪,時時刻刻這兩句話提醒大家,要放下。幾個人真放下?念佛的時候放下了,不念佛的時候它又起來了,這個沒效果。念佛的時候放下,不念佛的時候也放下,這功夫就得力。念佛放下,覺得功夫不錯,不念佛煩惱又起來了,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經驗,你自己好好想想,這是最容易的方法,也不是想像的那麼容易。
為什麼放不下?極樂世界、娑婆世界,實在講沒搞清楚,對極樂世界懷疑,對現實的娑婆世界留戀,這就是你放不下的原因。極樂世界真搞清楚、搞明白,談何容易!有沒有辦法?有。什麼辦法?老祖宗傳的方法,「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無量壽經》念一千遍,念一千遍還是放不下,再念一千遍,念到放下為止。念經為什麼能幫助放下?一遍一遍的念,把妄念念掉了,雜念念掉了,起心動念念掉了,念佛三昧現前。這個三昧就是一心不亂,念到事一心不亂,念到理一心不亂就成佛。事一心不亂是菩薩,理一心不亂成佛。這叫「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有道理。我們沒有耐心,不肯依教奉行。真正依教奉行,一般人講,奇蹟就出現,你沒學過的全通了,一點障礙都沒有。要多長的時間?時間長短每一個人不一樣,有善根深厚的,時間就短。

我們今天最大的障礙放不下,起心動念放不下,分別執著放不下;再說得粗一點,這個身心放不下,親情放不下,自私自利放不下,名聞利養放不下,七情五欲放不下,這就是十足道道地地的凡夫。這一生能不能成就?能,只要你真幹,你決定能成就。為什麼?因為你本來是佛,這就是原理。你本來是佛,現在想成佛,哪有不成功的道理!你本來不是,那就難了;本來是,就不難了。只要你把古人這兩句話百分之百的做到,你決定成功。這兩句話,第一句,「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第二句,「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就這兩句話。這兩句話是真理,無論世出世間法,你有這樣的心態,沒有一個不成功。世間法,你能成聖、成賢;出世間法,你能作佛、作菩薩。
你們大家今天到這裡來,我把成佛、作聖賢祕訣都告訴你。你自己真幹,快的,二年、三年就成功了;慢的,十年、二十年也成功了。古人說「十載寒窗,一舉成名」。

只要有恆心、有毅力,精進不退,沒有一個不成就。

世間善根,不貪、不瞋、不痴,這三善根,能生一切善法;出世間善根,菩薩修的,只有一個,就是精進。精進不退,沒有一個不成功。
我們絕大多數的人不成功是懈怠、懶散、不能精進,所以他的修學不能成就。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八一集)  2013/7/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381

客子微妙音 发表于 2013-9-11 10:48:34


※※※※※※※※※※※※※※※※※※※※※※※※※※※※※※※※※※※※※

●欲望害人,欲望是所有罪惡的根本。欲望是魔頭,欲望是魔的原始點;

這個心叫菩提心,叫無上正等正覺心。這是什麼?這是我們的真心,我們每個人都有。都有就是發不出來,為什麼發不出來?障礙。什麼東西障礙?自私自利障礙,欲望障礙。把欲望丟掉,這個心就發起來了。

你看,中國人教你修身養性,從格物、致知下手,這兩條不真正下功夫,後頭全是假的,決定做不到。你的意就不誠,你沒有誠意,沒有誠意哪來的正心?沒有誠意、正心,你憑什麼修身?

為什麼古人不把誠意擺在第一,要擺在第三?你就曉得,功夫是有等次的,不能夠躐等,一關一關的破。在行為上,為什麼一定要從《弟子規》做起,《弟子規》就相當於格物。《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那就是格物的細目,《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是三個綱領,裏面的內容是細目。你不能做到,你就沒有根;你沒有根,你哪里來的智慧?天天所學的是知識,不是智慧,這一定要知道。

格物怎麼格?真正能夠把三個根紮好,那就是格物。你們諸位仔細想想看對不對?格物是什麼?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先斷惡再修善,惡不斷修善沒有用,善裏頭夾雜著惡,還是惡,不是善,一定要先斷惡。好像我們茶杯一樣,這個茶杯裏頭盛的是毒藥,我一定先把毒藥洗乾淨之後,才能裝好的飲料。要不然飲料放進去,裏頭摻雜著毒,還是毒藥,輕一點而已。格物就是洗刷,把惡的東西洗乾淨,致知就是裝新的好東西,智慧。

欲望害人,欲望是所有罪惡的根本。為什麼有欲望?不知道是假的,都以為是真的。魔在哪里?這就是魔,欲望是魔頭,欲望是魔的原始點,只要有這個東西,外面所有一切境界沒有一樣不是魔。名聞利養是魔,財色名食睡是魔,統統是魔!看這個也愛,看那個也愛,這個也討厭,那個也怨恨,不就都是魔嗎?讓你在這一生當中受盡煩惱的折磨,你可不能怪人,同樣的境界,為什麼有人他不受?你要看清楚、看明白了,你就曉得魔不害人,是你自己願意上當,是你自己放不下。事實真相看清楚、看明白,心就定了,這叫看破。唯有真正看破,他才真肯放下,自以為看破了,其實沒放下,沒放下是假的,不是真的。

● 一切欲望裏頭,淫欲最嚴重;章嘉大師教我們放下,首先放下這樁事

所以這個欲範圍很大,說欲望不單單是淫欲。我們看下面文,「《法華嘉祥疏》曰:有人言通取一切戒為梵行,別名斷淫為梵行」,下面還有一句,「故《大品》曰」,這是《大品般若》,「淫欲障生梵天,何況菩提!」這就是說一切欲望裏頭淫欲最嚴重,嚴重到什麼程度?淫欲不斷不能生梵天,六道裏頭你活動的範圍是個小圈圈,欲界,欲界是最小的圈圈,比欲界大的是色界天,更大的是無色界天,你只能在小圈圈活動,不能在六道的大圈圈活動,這虧就吃大了。所以把這個梵行稱為斷淫也有道理,淫都能斷還有什麼不能斷!就跟當年翻經的這些法師,中國人最忌諱的就是恥辱,殺頭沒有關係,「士可殺不可辱」,把辱看得非常重,所以翻經的法師把忍下面加個辱,這個意思說辱要能忍就什麼都能忍,沒有一樣不能忍的。淫要能斷,所有一切欲望統統可以斷,沒有一樣不能斷。章嘉大師教我們放下,首先放下這樁事,然後其他的放下都容易了。放下見思煩惱、放下塵沙煩惱、放下無明煩惱,這人就成佛了,圓滿的回歸自性。淨土大經科注-第172集

「蓋斷除淫欲,禮佛念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即趣向大涅盤根本法輪之妙行也」。這個地方的幾句話,把修行怎麼個修法全都說出來了。斷除淫欲是斷煩惱,這是煩惱的根,把煩惱的根拔掉,枝枝葉葉自然就枯死了。

◎ 觀身不淨伏淫念-不淨觀開示(專題會集):
《淨土大經解》《科注》淨空法師開示、胡小林、劉素雲等老師講演節錄
v.youku.com/v_show/id_XNTc5MjA1NTg0.html

◎ 不淨觀-資料彙集
amtb20000.blog.hexun.com/85426439_d.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培养知足常乐、勤劳节俭、刻苦耐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