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 发表于 2009-8-4 15:48:18

那圓磚柱弧形的磚引起我的興趣,阿耕說是專門燒製的。

夏荷 发表于 2009-8-4 15:59:24

振成樓出了四十多名大學生,阿耕只有小學程度,而他十分勤奮,在他編輯的“振成樓探秘”的編者的話有一段寫到:
“我是振成楼林氏第三代楼主人之一。1965年,受家庭成份影响,小学毕业的我未能继续上学,从此在家务农,这倒也符合了我名字中的“日日耕作”之意。1984年,我接待了第一批游客,此后的我逐渐转变成一个旅游从业者,这使我在改变收入方式、生活方式的同时,认识到了宣传和保护客家土楼、客家文化的价值和意义。20多年来,我尽己所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宣传客家土楼、客家文化,期间接侍了不少高层政要、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及游客, 还接受了国内外数十家电视台、报社的采访。依托于神奇的土楼,承蒙各方厚爱,如今我在客家土楼的导游接待中有了一点名气,但是,我书读得少,见识淺陋,水平有限,久居土楼却未能窥其全貌,因此不敢骄傲,不敢懈怠,始终虔诚地面对土楼,虚心地面对游览者。众多的记者、专家学者也满怀热情地告诉我土楼建筑的知识和土楼题字的来源,向我细说土楼里蕴含的和谐风尚和处世哲学,在与他们的接触和交流中,我开阔了眼界,充实了振成楼的讲解内容,更学习了许多处世之道、为人之理。在此,我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衷心地再说一声:谢谢你们!”

[ 本帖最后由 夏荷 于 2009-8-4 19:59 编辑 ]

夏荷 发表于 2009-8-4 16:02:08

參觀振成樓之三

夏荷 发表于 2009-8-4 16:04:30

參觀振成樓之四

夏荷 发表于 2009-8-4 16:09:44

土樓旅社雖簡陋但潔淨,窗外是一片綠野。

夏荷 发表于 2009-8-4 16:13:27

參觀振成樓之五

夏荷 发表于 2009-8-4 19:58:16

阿耕編輯的“振成樓探秘”的部分墨寶

夏荷 发表于 2009-8-4 20:01:22

續轉貼

夏荷 发表于 2009-8-4 20:20:44

離開“振成樓”,原計畫去田螺坑看土樓群,谁知道半路遇到傾盆大雨,想拍照都不可能,只好折回,看“承啓樓”、“奎聚樓”,還有機會進入“慶裕樓”探訪客家鄉親。

夏荷 发表于 2009-8-4 20:25:57

承啓樓

夏荷 发表于 2009-8-4 20:28:31

田園風光

夏荷 发表于 2009-8-4 20:34:35

“承啓樓”與“慶裕樓”很近

夏荷 发表于 2009-8-4 20:36:47

慶裕樓

夏荷 发表于 2009-8-4 20:41:13

慶裕樓的鄉親知道我們是客家人,非常高興。

夏荷 发表于 2009-8-4 20:47:08

十五元買了一頂“笠蔴”,那舖仔的主人知道我們是客家人,要合影留念。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遊梅州、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