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梧桐 发表于 2009-2-18 17:08:51

[原创]台上的辛劳 台下的微笑——医生从业故事(一)

(原载《北海日报》)
台上的辛劳台下的微笑(主)
——医生从业故事(一)
本报记者彭芳

    编者按:(四楷,不同栏,围框,居中见报)医疗卫生报道是当今新闻热点之一,几乎每天都有媒体报道有关医疗的新闻。由于报道水平参差不齐,不时会出现一些以偏概全的不客观、不公正的声音:记得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战斗在抗击病魔第一线的医务人员被追捧为“白衣天使”,而当“非典”的尘埃落定,有媒体曝光少数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药品回扣,某些医院不合理收费之后,医务人员一下次又变成了一群“白眼狼”、“杀手”、“强盗”了。有些新闻对一些医疗意外的报道,为了吸引读者关注,一味渲染患者死亡和家属悲痛,把医疗意外的责任全部推给医生……
    一些丑化医务人员的舆论, 直接影响到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社会评价,影响到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行为,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医疗安全。而一些过度美化医务人员的宣传也同样会误导公众,向医务人员提出过高的、不现实的要求,一旦这些要求达不到,理想和现实出现巨大反差,反而不利于构建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
    为此,本报试图推出一组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医务人员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报道,把医务人员“还原”成一群活生生的普通人。
   
    “穿着30多斤的防射线铅衣,做完一台手术下来,全身都湿透了。脚很软,眼很干涩,这种干涩感要两三天才能完全消失。但在1990年开始实习那年我就觉得病人很需要我,有能力为病人做点事情,是一件幸福的事。成功做完一台手术,会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欣慰,有一种成就感。”市某医院妇产科的副主任医师蓝爱琴一脸微笑地对记者说。有的病人只花五元钱就治好了病,病人非常感激,每每这时,蓝爱琴就会觉得:累也值得。
    记者第一次到瘦小的蓝爱琴时,就发现她那双手也非常纤细。然而,就是这双纤纤妙手,给了无数病人以抚慰,让不少病人恢复了健康。从医10多年,对于她来说,进手术室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委屈得说不出话(小标)
    虽然蓝爱琴觉得做医生很伟大,但她也有特别委屈的时候。
    去年3月份的一天中午,蓝爱琴接了一位急诊病人,病人腹痛难忍,经检查确定治疗方案:马上手术!
    然而,就在这位病人在治疗室换好手术衣,插好尿管,做好术前准备,要推进手术室的时候,又来了一位30多岁的急诊病人。
    经初步了解,新来的急诊病人周女士是药流过后下身流血。蓝爱琴要求她等其给前一位病人做完手术再来给她诊治。
    周女士一听,不干了,就在住院部走廊嚷开了:“我是急诊,为什么不能马上看?!”她这一嗓子引来了很多人围观。而任凭蓝爱琴怎么解释,她就是不依不饶,一定要医生给她先看病。结果,蓝爱琴只好带周女士去治疗室看个究竟。看到确实有一位病情比自己还要急的病人躺在床上,她才不好意思地向医生道歉。
    后来经诊断,周女士是药流不全。住院治疗10多天后,周女士恢复了健康。此时,她才由衷地对蓝爱琴说:“医生你好伟大!”
    “当天,自己患感冒还痊愈,午饭都还没得吃,本来就很累了,给她那么一喊,我连话都说不出来。”说起那天中午,蓝爱琴觉得特委屈。   
                                        李女士终于如愿(小标)
    尽管蓝爱琴已经是该院妇科一名业务技术骨干,但她仍然在不断地学习提高,并把一些先进的技术带了回来。
    32岁的李女士因前夫有两个小孩,她婚后就做了结扎手术。后来他们又离了婚。未生育过子女的李女士再婚后和丈夫一直想要个孩子。但她在别处做了输卵管复通术之后,三年还没怀上孩子,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双侧输卵管不通。
    2005年3月份,李女士慕名找到蓝爱琴,要求给她做一次复通术。尽管早在2002年蓝爱琴从上海进修回来已把宫腔镜、腹腔镜妇科微创手术的理念带入该院,但由于李女士已有两次开腹手术史,增加了输卵管疤痕形成及粘连增多,给再次手术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风险,成功率很低,蓝爱琴建议她做试管婴儿。
    但试管婴儿的费用很高,对于农村妇女李女士来说,难以承受。她对医生说“哪怕仅有百分之一的成功率,我也愿意尝试腹腔镜手术。”
    经过精密计划,李女士的腹腔镜输卵管复通术于当年3月6日进行。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北海首例输卵管复通术成功!
    “输卵管很细,术后缝起来很困难。更难的是术后治疗,要保养输卵管,每个月都要做几次通液术,连续做三个月。” 虽然这个手术难度很大,但蓝爱琴对记者说起来却没有丝毫怨艾。
    考虑到李女士家住农村,来市区大医院就诊有诸多不便,蓝爱琴在李女士来复诊时都免了她的挂号费,并且随来随治。
    做了10几次通液术之后,李女士终于达到受孕条件。一年后,李女士终于如愿生了一个健康的男婴。

[ 本帖最后由 雨后梧桐 于 2009-2-19 23:34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台上的辛劳 台下的微笑——医生从业故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