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壹 发表于 2008-12-25 14:02:46

请给走鬼小贩们一条生路

请给走鬼小贩们一条生路

    两三个月以来,突然发觉城中的大街小巷里徒然多了许多小摊小贩,他(她)们或是炒点小粉;或是卖些针头丝脑;又或是卖点小精品,也就是寻常所说的“走鬼”。他(她)们生意都不大,物品却不少,一小布包往地里一摊,上面摊上全部家当。为了“走城管”,在布包的四角往往装有提绳,只要远远望见城管一来,摊主们把四角的绳子一提,就能飞快地提着全部家当跑路。摊主们一般也不太过吆喝,就这样静静地迎着过往的行人。有行人望过来的时候,就有点过份热情地推销几句。

    说起来,这些小贩们也就赚个时间钱。一般“走鬼”小商贩们所卖的东西都是极便宜的东西,利润极薄,靠的是薄利多销。因此他(她)们顶着寒风,一整晚地坐在那里,也不一定就能赚到多少钱,也就是为了维持温饱而己。城管一来,还得拼命地跑啊跑,跑到上气不接下气。

    关于走鬼档与城管的故事,久远而又漫长,曲折而又复杂,两者纠缠不休,也说不清谁是谁非。虽然在两者对立的时候,民众普遍对走鬼小贩持同情态度,但是我觉得也不能一口就将城管的作用给否决了。应该看到,有些走鬼小摊经常占道经营,妨害交通,还有烧烤带来的油烟等,都给附近居民带来极大不便。这些时候都应该有城管出来管理,不然社会就真的要乱套了。

    不过,当此世界金融危机来袭,时道艰难之际,我觉得还是给这些“走鬼”小商小贩们一条生路,尽量放宽政策,给他们予生存环境,让他们自谋生路,实现“保就业”。另外,普通市民们也请给予多一些的宽容,这年头谁也不容易啊。

    自9月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来,经过两三个月的持续发酵,现在官方和媒体已不再像初期那样大喊:我们经济的基本面很好,我们这边没有“倒闭潮”了。现在官方和媒体已经开始正视这次危机对普通百姓的冲击,例如12月24日,国务院委托的发改委张平主任已经公开说:“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较大。”

    现在看来,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比预料中的要大得多。试想,如果不是因为失业或者恐惧失业,恐怕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人走向街头充当“走鬼”,为点绳头小利而甘愿站在寒风中摆卖吧。

    官方和媒体现在天天在高喊着要“保就业”,我觉得“保就业”不是靠喊出来的,也不是靠官方投资多少万亿就能够实现的。因此,幽壹觉得像这些小商小贩们现在这样自谋出路,不用政府费神,自己实现“再就业”(尽管是毫无保障的“再就业”),政府方面理应多加支持,市民们也应该多加谅解。

    最后,我这里说的给走鬼小贩一条生路,并不是说要对其“放任自流”,有关方面还是要加强管理,对其加以规范才对。只是说手段不能太粗暴,动不动就又摊又砸。城市管理是门大学问,城市管理者必须努力提高才行。(QQ:33079930)

      幽壹
2008年12月25日于深圳

springLGZ 发表于 2008-12-25 22:14:20

小贩其实都系一种特色,一种风情。但愿小贩们从走鬼走向光明。
尊纪守法,讲究卫生,也系小贩们的责任。
涯不反对小贩,但涯反对一走了之的走鬼。

三方村 发表于 2008-12-26 23:57:52

回复 2# springLGZ 的帖子

严重同意老熟个观点!

勇往直前 发表于 2008-12-27 21:49:49

请教三方兄,有"老熟'这个讲法吗?

springLGZ 发表于 2008-12-27 22:55:44

看来“老熟”这个词不是客家地区都流行的词汇。
一般情况下,可解作熟识个人,屋家人,自家人,老相识。不知各地是否这样的意思?

海底世界 发表于 2008-12-28 12:39:20

其实对于这些小商贩我觉,他们不偷不抢,靠自己双手挣钱,他们常常走街窜巷去卖东西,也是你情我愿的,又没有强卖强买的,他们也为了生计,请给他们留条活路.

三方村 发表于 2009-1-8 23:22:07

回复 4# 勇往直前 的帖子

嘛个某,小郑还系特年轻!

三方村 发表于 2009-1-8 23:22:40

原帖由 springLGZ 于 2008-12-27 22:55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来“老熟”这个词不是客家地区都流行的词汇。
一般情况下,可解作熟识个人,屋家人,自家人,老相识。不知各地是否这样的意思?
汝个理解绝对系正确个

没有朋友 发表于 2009-1-17 14:39:54

顶 一下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请给走鬼小贩们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