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发表于 2008-11-18 12:35:36

大埔学人陈兴武作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cbspub/secDetail.jsp?bookid=3554&secid=3700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陳興武

  1972年出生於桃源團結陳屋樓(祥發樓)內。陳秋賢之子。1992年高考以大埔縣理科第一名成績進入華南理工大學就讀,授工學士學位。1996~2003年在廣州二建公司任職,獲工程師職稱。幼承庭訓,對客家文化情有獨鐘,愛之深而痛之切,每思有以復興之。或有可為,致力不已。

  擬歸三首(選一)

  莫歎貧窮恨路遙,客家兒女本多嬌。

  來春更發花千樹,一任行人羨不消。

  羊城聚首即席喜贈鍾興蘭校長

  歲月崢嶸計已長,故園桃李自芬芳。

  當年學子應猶記,最是窗前夜燭光。

1999年7月11日

  莫歎貧窮恨路遙,客家兒女本多嬌。

  來春更發花千樹,一任行人羨不消。

  任 能

  項橐童兒教聖賢,甘羅十二早朝天。

  功名若論排資輩,自古英雄不少年。

2001.2.21.

  癸未十一月初六父忌六周年志慟

  死別吞聲久欲狂,年年今日只心喪。

  自來多少思親淚,流向重泉化雪霜!

2003.11.29.14:30

  獨訪梅縣白渡宋湘故居感懷

  式微聲裏味蒼涼,白渡橋頭哭宋湘。

  最是風流消歇後,不知何處攬餘芳?

2004.5.13.10:20

  鬆口采風歸途感賦

  極目青山不盡憂,劫餘文化哭梅州。

  臨川難遣幽幽恨,逝者如斯日夜流。

2004.5.13.17:52

  蕉嶺新鋪鎮抗戰民族英雄

  謝晉元故居謁後感題

  極目神州遍劫灰,征鴻過盡有餘哀。

  傷心半壁空淪喪,為問英雄幾輩來!

2004.5.24.14:40

  訪蕉嶺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故居歸來有題

  百里山川放眼開,英雄幾輩此間來?

  渡江猶蓄三千士,重振雄師再報台!

2004.5.24.16:03

  參加首屆廣東雲安COL eTown

  國際嘉年華會即席喜賦

  踏遍千鄉育萬才,中華世運冀重開。

  同圓十億炎黃夢,先看雲龍出海來!

2004年7月15日

  臺灣已故著名實業家、慈善家溫世仁先生成立資金五千萬美元的企業——千鄉萬才科技(中國)有限公司,配合中國“西部開發”政策,開拓有八億農民的市場。2004年7月,中國COL eTown萬里網城在廣東省雲安縣啟動,標誌著以國際化資訊基建和中文計算機工業為基礎,開啟縣域鎮域經濟的龐大市場。

  蝸詠三章致龔鵬程教授

  斷腸聲裏話前因,我亦當年世說人。

  一自移根棲嶺嶠,故園風土不堪親。

  竟日佯狂究可哀,天生有用孰憐才?

  風流數盡三千輩,不見英雄入彀來。

  獨愛風流惜此身,行藏在我任時人。

  只今別訪名山去,高蹈煙霞望絕塵。

2004.11.7.

  龔鵬程:臺灣佛光大學、南華大學創校校長、臺北市政府顧問、北京大學客座教授、南京師範大學講座教授。此詩亦載龔鵬程教授個人網站《鵬程隨筆》欄。

  孤憤二章

  家道連年運未昌,倩誰貞慧振綱常?

  魂游故里嚴何在,淚灑墳頭志不揚!

  承命勉為延嗣計,偷生忍作臥薪嘗。

  何期識得伊人面,歸誦周南第一章。

  厄運頻摧欲斷腸,已然無淚只心傷。

  死生於我何歡懼?逆孝由人任毀揚!

  舊日情懷難入夢,新年風景易飛觴。

  此心已自疏狂慣,不與時人計短長。

  夢游江渚懷古奉寄梁威先生

  魂歸採石月明中,絕世詩人絕世雄。

  天縱英才名宇內,自成佳構壯唐宮。

  醉呼權貴曾當役,力薦汾陽再造功。

  千二百年人宛在,江流歷歷挽悲風。

  附梁威和詩:

  三分一策起隆中,亂世適逢濟世雄。

  為拯黎民爭魏地,更扶漢室結吳宮。

  渡瀘五月新開域,盡瘁兩朝屢建功。

  偉業千秋誰與共?英名萬古仰高風。

  梁威:廣州人,廣州市第二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夏夜有懷寄故人鍾廣團君

  四面山光接水光,故人佳境未曾妝。

  一輪明月生南海,半夜清風到小塘。

  釣罷煙波還放棹,歸來黌宇正開庠。

  棲身山水通幽處,勝卻紅塵熱鬧場。

1999年夏日

  詩贊義甯文史大師寅恪先生

  千年教化育斯民,近世誰知巨變頻?

  舉目盡多營利客,低頭難覓讀書人。

  文章續絕關風氣,學問追求辯偽真。

  最是迂儒狂聖論,孑然獨立說精神。

2003.11.15

  迂儒狂聖論,陳寅恪先生《北大學院己巳級史學系畢業生贈言》詩:

  天賦迂儒自聖狂,讀書不肯為人忙。

  平生所學寧堪贈?獨此區區是秘方。

  疊韻詠寅恪大師

  獨作皇天未化民,每因持節抗風頻。

  千年思想單傳客,一介言行怪誕人。

  削足適靴傷矯矯,全心守道覓真真。

  何堪侮食阿當世?辜負如來妄拜神!

2004.2.16.

  敬頌江西義甯陳氏家族

  浩然正氣古今存,道德文章集一門。

  三代共懷家國恨,千秋誰識學人魂。

  外來思想須兼重,獨立精神喚自尊。

  文化神州何處去?迂儒事業竟難論!

2003.11.23.

  倒疊前韻奉呈譚元亨教授雅正

  名山大業久難論,俗輩焉知聖典尊!

  沒有歷經身世痛,如何解讀客家魂?

  人嗔悖逆多攻病,我慕高賢望及門。

  後學或聞千載下,此間風誼可堪存?

2003.12.12

  自注:譚教授大作《客家魂》、《客家聖典》實為客家精神思想之巨構,為凡研究客家文化者必不可忽視者也。

  春歸和肩兄並序

  癸未臘廿九晨間,余于廣州廣園東路候郭勤才兄驅車返裏,時陰霾密佈,寒風凜冽,不勝冰涼瑟縮之苦,然新春將至,嚴寒其能久駐乎?因念肩兄《贈香港明報友人》一律,和以志之。

  還將心事付朝暉,劫後餘波意已微。

  九點齊煙隨夢繞,一天寒雨帶春歸。

  難掀繡幕猶遮面,漫捲珠簾待啟扉。

  靜坐但觀鶯燕鬧,暫時相賞莫相違。

2004.1.20.10:50

  附陳肩原詩:

  贈香港《明報》友人

  又送流光帶夕暉,一天寒籟聽依微。

  征鴻苦待傳書至,躍馬驚聞鎩羽歸。

  忍見千重關鐵幕,應憐九叩啟柴扉。

  饒他鶯燕專春鬧,紅杏枝頭意已違。

1996年8月

譚元亨教授總撰大型電視系列片

  《客家人》觀後感題

  一自中原避亂塵,幽懷獨抱苦傳薪。

  東遷禮樂長思漢,南渡衣冠恥帝秦。

  萬里常縈鄉土夢,千年永作客家人。

  鉤沉痛史驚回首,化滿全球看日新。

2004.6.25.16.01

  拜讀澳洲沙予先生《都不錯歌》有詠

  作俑當年效帝秦,六經生面一時新。

  朝中喜頌燒書盡,海外驚聞造字頻。

  倉頡失圖難覓路,伏羲無卦易迷津。

  匆匆競逐亡羊去,故里歧途怯問人!

2004.8.15.4:35

  沙予:許德政,原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

  疊前韻詠第三屆漢文史資料庫

  研討會在京召開

  遠索商周接漢秦,舊邦文物步時新。

  執經我自求師切,載酒誰今問字頻?

  既濟芳時宜向道,漸佳蔗境孰知津。

  迂迴莫笑閒庭客,更作荒階拾掇人。

  二OO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北京香山中文電腦·漢文史研究會上作

  無 題

  閑臥古山丘,高人不可求。

  翻身逃也去,一任水橫流。

  漁 人

  漁人駕遠舟,總怕風波惡。

  不向老天求,但憑雙手搏!

2001.01.11.

  讀老莊

  有道何須德?無名始到真。

  機心渾忘卻,來作自然人。

  詠文化傳信集團公司並呈朱邦復先生教正

  邦道誠宜復,文明信可傳。

  但憑方寸地,再奠舊山川。

  二OO四年八月二十八日上午北京香山中文電腦研究會上作

朱邦復先生長期致力研究漢字基因理論,並發明漢字“倉頡輸入法”,成功研製第一顆中文“中國芯”——飛龍CPU,突破中文電腦新領域。《人民日報》文章譽為“中文電腦之父”。

  春 秋

  春秋多義士,一諾重千金。

  捨命酬知己,捐軀報遇深。

  英風垂後世,古道絕當今。

  感慨無窮盡,悠悠觸我心。

1998.6.17.

  桃穗同鄉會成立有詠

  城中多俗氣,世外有清音。

  父老鄉親意,仁人志士心。

  私懷民共厭,公義世同欽。

  細雨和風化,山川草木深。

2001.2.19.

  梅州春詠

  蕉嶺三更雨,梅城二月花。

  玉蘭香舊畹,金柚吐新芽。

  風物饒鄉土,人文重客家。

  山歌飄四季,流韻漫天涯。

  埔梅路上書所見

  客地多修竹,家山有茂林。

  高風生樹杪,勁節吐清音。

  瑟瑟聞蟬噪,蕭蕭引鳳吟。

  因風傳四野,聲動歲時深。

2002.12.6.

  謁後有懷寄三河白石老人黃國強詩翁

  用唐明皇《經魯祭孔子而歎之》原韻並序

2003年4月8日,予與古埜三洲曾君俊能先生、三河李君萬興先生暨同鄉鄧君祥發先生前往三河鎮白石村拜謁八十九齡詩翁黃國強先生。時黃老久病臥床,不能興起,感慨欷歔,情難自已。眾皆動容,乃以好言告慰,依依別去。翌日予返穗城,念懷不已,乃有題律,詩成未寄,遽接祥發君電告曰黃老竟於16日辭世矣。嗚呼!天喪斯文,梁木摧折,不亦痛哉!詩難盡意,予猶為吾邑人文一慟也!

  獨敬黃夫子,幽棲濁世中。

  避居歸梓裏,吟嘯傲蟾宮。

  養性安天命,全貞守歲窮。

  漫嗟二三子,更複有誰同?

2003.4.15.

  初識欒貴明教授並聆清教感懷五律

  所貴清而峻,誰明老益堅?

  對酬惟白日,結托半青年。

  未懼滄桑變,寧隨世俗遷!

  自來珍利器,不肯示人前。

2004.7.14.6:35

  欒貴明,196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專業。1964年至2000年6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古代組從事研究工作。1985年創建中國社會科學院電腦室並任主任,從事中國古典文獻電腦的研究工作。1988年起任研究員,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退休後任北京文信傳文史研究院副院長,創建漢文史資料庫。

  回鄉偶成

  昨夜回鄉後,客來無限親。

  能談此間話,便是此間人。

  父老欣無恙,兒童別有神。

  烹茶招遠客,炙酒敬芳鄰。

  細問桑麻事,喜聞庠序新。

  奉觴三祝願,執盞再酬賓。

  滿座和風集,盈庭笑語頻。

  儀容多楚楚,舉止各彬彬。

  答謝稱風雅,言辭見本真。

  興來忘晝夜,宴罷複清晨。

  臨別無窮意,情懷各自珍。

  更期全盛日,萬里慶長春。

  菩薩蠻·鄉思

  一

  斜陽惆悵西風裏,尖山暮靄連雲起。回首白茫畬,煙雲四五家。

  征人哀遠夢,總是天門崠。何處寄離愁?風吹上虎頭。

  二

  尋幽醉倒山花路,花間蝶影千重數。醒看紫羅衣,花添四五枝。

  鷗飛輕一夢,還與家山共。拍手笑沙鷗,原來也怕愁。

  三

  鄉音別似南安鼓,聲聲化作催離苦。淚眼看回瀾,水流洞口難。

  月明光一宙,十裏溪山秀。孤步小橋邊,清泉石上連。

  四.回文

  洞源桃發花間夢,夢間花發桃源洞。明壑萬川晴,晴川萬壑明。

  霧重迷遠路,路遠迷重霧。回望一州梅,梅州一望回。

  念奴嬌·鎮海樓詠史步東坡原韻

  五層樓上,數當年南嶺、幾多人物?烽火漫天連粵漢,燒斷武昌城壁!烈士精魂、黎民血淚,萬里凝霜雪。共和旗下,犧牲多少豪傑!

  軍閥混戰連年,心窮北伐,義纛何時發?十載江山爭霸處,只見妖氛明滅。黃埔軍前、白鵝潭畔,怒挺沖冠髮。毅魂歸去,英風長伴江月!

1999.6.25.

  菩薩蠻·步中大黃天驥教授詞韻

  鯤鵬既自扶搖起,江河流轉三千紀。海上望仙山,玉台人未還。

  亂離經百載,淚盡相思海。何日禦東風,重逢一笑中。

  附黃天驥教授原韻:

  菩薩蠻·建國五十周年作

  玉龍一自沖天起,乾坤乍轉開新紀。飛越萬重山,雙珠次第還。

  風雲五十載,世事經滄海。鱗甲沐春風,神州日正中。

法尔克外婆 发表于 2008-11-29 16:04:52

莫歎貧窮恨路遙,客家兒女本多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埔学人陈兴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