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mieb 发表于 2005-2-24 13:26:57

前武汉大学校长--侯杰昌

侯杰昌:

http://image2.sina.com.cn/cul/l/a/2003-11-10/3_60-4-49-45559_20031110141427.jpg

  1937年生于广东梅县,1956年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1964年12月武汉大学物理系无

线电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

  空间物理学家,博士生导师,在电离层与电波传播关系的研究方面成果卓著,其中部

分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1996年10月至2003年7月担任武汉大学校长。

  注:新浪文化近期陆续推出“中国知名大学校长访谈录”系列,敬请关注!

[ Last edited by xxmieb on 2005-2-24 at 13:29 ]

韩江不肖生 发表于 2005-2-27 21:55:57

能做到武汉大学的校长可不简单,没有过硬的学历、学问、才能、资历、成就、名气等是不行的,武大可不同于嘉大、嘉师、嘉教啊!能做到武大教授都相当不错了。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5-2-27 at 21:57 ]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2-27 22:08:46

最近有个帖子,列出 兴宁 的大学校长,其实,梅县 可能也有那个数量?

韩江不肖生 发表于 2005-2-27 22:15:58

看哪位梅县的有心人统计一下,毕竟梅县人本身才较熟悉。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2-27 22:17:44

我知道有兩位 有名的:

李囯豪,同濟大學

以及這個帖子 侯杰昌 武漢大學。

韩江不肖生 发表于 2005-2-27 22:20:46

九十年代初的中大校长曾汉民好象也是梅县的,但似乎曾从社区上看到的帖子说他是惠州人。

[ Last edited by 韩江不肖生 on 2005-2-28 at 15:03 ]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2-27 22:25:56

根据:http://bbs.southcn.com/forum/index3.php?forumname=guangdongjinshen&job=view&topicid=50875

1948年叶剑英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培养了12186人。
1958年后叶剑英担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兼政委,培养了不少高级军事科研人才。
黄慕松1928年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1933年任陆军大学校长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2-27 22:51:23

还有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李元元,男,1958年10月生,广东梅县人。
李任先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梅县人
陈汝筑,广东梅县人,1998年3月任中山医科大学副校长。
钟美荪 (1952.1-),女,汉族,广东梅县人,北京外国语大学 1996年任副校长
黄应荣,原籍广东省梅县人,南洋大学校长

韩江不肖生 发表于 2005-2-28 15:04:44

Posted by yanxiuhong at 2005-2-27 22:51
还有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李元元,男,1958年10月生,广东梅县人。
李任先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梅县人
陈汝筑,广东梅县人,1998年3月任中山医科大学副校长。
钟美荪 (1952.1-),女,汉族,广东梅县 ...

严管真有办法,一下子就找到这么多。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2-28 15:20:26

我不是 教过你:

在搜索引擎上 打入 : 大学校长 梅县

其他差不多,希望你耐心找找。

韩江不肖生 发表于 2005-2-28 15:47:52

Posted by yanxiuhong at 2005-2-28 15:20
我不是 教过你:

在搜索引擎上 打入 : 大学校长 梅县

其他差不多,希望你耐心找找。

好的,照办。

yanxiuhong 发表于 2020-8-7 23:13:17

南都记者从武汉大学离退休工作处证实,该校前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空间物理学家侯杰昌,于今天(8月7日)凌晨逝世,享年83岁。他出身于广东梅州侯氏家族,与享誉国际的导演侯孝贤是本家。

侯杰昌的研究方向为电离层与电波传播关系,曾参与我国核武器效应试验。身为武大校友和老教员,他于1996年10月至2003年7月出任武大校长,推行了一系列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设立了旨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学术创新基金。在他任上,原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武大。

卸任校长之后,侯杰昌仍担任该校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被聘任为首批教育部直属高校巡视专员之一,后担任教育部第四巡视组组长。



曾参与核武器效应试验

侯杰昌1937年11月出生于广东梅县。据《南方日报》“客家姓氏故事”栏目记载,他与知名导演侯孝贤、羽毛球“名帅”侯加昌、原新加坡国防部长侯永昌均为梅州侯氏家族后人。

少年时期,侯杰昌就读于粤北著名的梅州中学,与画家林风眠、企业家曾宪梓等为校友。1956年,他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在校时曾是校广播台“珞珈之声”的机务员,1964年12月从武汉大学物理系无线电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


1958年,武汉大学广播台工作人员合影,后排左起第四位为侯杰昌。(图片来源:武汉大学广播台微信)

据《武大校友通讯》(2002.2)刊载,1960年,武汉大学龙咸灵教授等人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电离层返回斜向探测站——武汉大学黄陂试验站,开展无线电波斜传播的理论和实验技术研究。1965年,龙咸灵、侯杰昌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部队的陈太一、杜牧平等人共同提出了“利用电离层返回斜向探测和电离层斜向探测等方法”,以探测、研究核爆炸电磁效应和通信效应,获得通信兵部队和国防科工委的批准。此后,武大派出了由侯杰昌、管荣生等人组成的课题组参加我国核武器效应试验大军,从事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他们突破技术难关,成功获取了我国核爆炸效应试验的资料和数据,为该项研究做了突出贡献。

1974年,为进一步满足分析需要,武汉大学成立了以物理系戴礼彬、侯杰昌等为组长的攻关领导小组和技术总体组,启动了代号“707”的研发攻关。这是一项国内无人做过的高技术仪器设备,按当时的条件,预计需要8年完成,但侯杰昌所在的课题组只用了360天,就完成了从总体设计到安装调试的全过程,研制出了我国第一部电离层自动返回斜向探测仪。1976年10月,该探测仪运抵核试验场区,完整记录到了核爆炸电离层及电波传播效应的观测数据资料。此后,课题组又先后研制了我国第一部FXZ实时选频系统、电离层高频多普勒观测仪、卫星信标接收仪等多种探测设备。

1980年,侯杰昌由讲师破格提升为教授。他先后担任了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和空间物理与电子信息学系系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主任,部分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委进步二等奖。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年9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

任校长期间倡导创新目标

侯杰昌于1996年10月至2003年7月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据1999年《中国青年报》报道,在他上任之后的1998年,武大开展了一场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大讨论。

侯杰昌明确指出,以灌输和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高等教育,应当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方式所取代,基本要求就是: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其中高素质指的是高境界、高智能、高稳定能力结构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他认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有创新型的教师,没有创新能力的教师绝对教不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武汉大学先后出台了“吸引杰出人才来校工作办法”、“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青年学术骨干工程实施办法”、“教师业绩津贴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政策措施,致力于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与此同时,该校又在实行学分制、双学位制、主辅修制和本科-硕士-博士连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研究生与导师互选制、教学工作校长负责制、教学顾问督导制、任课教师聘任制等配套改革,设立了旨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学术创新基金和近百项各类学科奖学金。

2000年8月,老武大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也发生在他的任期中。彼时,侯杰昌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并校后各方面的理顺用了大半年的时间。

除了为学校规划宏观路线,侯杰昌同样是一位在细处关怀学生的老校长。据武汉大学校友总会微信,以前武大文理学部的梅园小操场收费放映电影,每场2元,在侯杰昌担任校长的最后一年,正式改为免费。原因是之前有的学生每月看多场,买不起票,就翻墙进来,结果摔伤。侯杰昌因体恤贫困学生,决定让学校每年拨款10万元作为电影放映的片租,对学生免除费用。之后,梅园小操场几度出现“全民观影”的壮观景象。

2003年,侯杰昌卸任校长。卸任之后,他仍担任该校教授、博士生导师,直至2010年7月退休。

南方都市报(nddaily)报道
南都记者 侯婧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前武汉大学校长--侯杰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