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even 发表于 2005-1-11 09:40:18

想知道客家围龙屋的梁的结构

在研究中出现一些问题,请斑竹可以给我一些帮助吗,我在研究围龙屋的整体结构,具体知道围龙屋是中轴结构构造,而我具体研究的对象是龙屋的梁,也就是房子的框架,但是我不太清楚龙屋的梁的结构,特别是梁与梁之间是怎么连接的,还有梁和梁是怎么组合的,不知道斑竹和其他朋友们有没有具体的图例可以让我仔细研究一下,谢谢了。

andrew 发表于 2005-1-11 10:03:02

Google
搜尋"穿斗式","抬樑式"

你自己可能要看看有關木構架的書~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5-1-11 at 10:13 ]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5-1-12 22:05:42

涯就所看到的东西提供给你。
1、好像客家人没有叫“梁”的东西。普通话的“梁”涯侪喊“桁”(音行),分棚桁、瓦桁。普通话的“椽”涯侪喊“桷”(音角)。所以客家话有“桁头瓦桷”的讲法,指建筑的木材。但有一点印象的是,最高的瓦桁似乎是喊“梁”,涯唔敢肯定。
2、山墙的讲法与普通话同。
3、普通话的斗拱的“斗”,客家话更加多的意思是指“接驳”。
4、客家围龙屋“抬梁式”与“穿斗式”都有采用,但几乎都是集中在中间的上下厅的交接部分。其他的间都是山墙加桁头瓦桷。
5、围龙屋的局部照片怕要自己去拍,因为不是专业的很难拍得好。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5-1-12 at 22:54 ]

andrew 发表于 2005-1-12 22:41:17

建築的東西,是要圖文兼具才好說明的.(圖都在書上!)
一切還須有興趣的人自己找資料了!

所說的"抬梁","穿斗", "疊斗"是營造法式延續下來的說法,
這裡的用法,業界都懂的.畢竟研究古建築的也不全是客家人.
一切用語不可能是以客家話用法為主流的.

斗是承受拱的木構件乃十字形卯口,若是一字形單向卯口的叫做"升"~
"梁"的確也可以叫做"檁","桁" 的.(各位會不會覺得老是在這些名詞上打轉;沒意義.我個人是這麼認為~~:D)
客家民居的屋頂多"硬山","懸山".(屋簷與山牆的結合形式)
"硬山"者講究的會配以"五行"的形式.

興寧哥可能覺得一切都要以風水的名詞,客家話用法來陳述才叫做專業.
個人有個人的觀點,在這裡也不予置評.相關的討論已經很多~~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5-1-13 at 09:54 ]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5-1-12 23:52:21

Posted by andrew at 2005-1-12 22:41
興寧哥可能覺得一切都要以風水的名詞,客家話用法來陳述才叫做專業.
個人有個人的觀點,在這裡也不予置評.相關的討論已經很多~~

不是这个意思。涯支持学术用统一的专业名词,这就是为什么涯反对用“护厝”这个词的原因。
提供客家的讲法,是希望有利于方便研究客家围龙屋。
同时,更正一下,是普通话的“檩”才是客家话的“桁”。
另外,客家话的“桷”,涯认为比较好,“圆的叫椽,方的叫桷”,这是词义。瓦桷都是方的。

andrew 发表于 2005-1-13 00:01:51

Posted by 兴宁阿哥哩 at 2005-1-12 23:52
不是这个意思。涯支持学术用统一的专业名词,这就是为什么涯反对用“护厝”这个词的原因。


不可否認的,學界還是有流派之爭的.
端看從哪個角度,觀點切入.

"護厝"一詞是陸元鼎,余英等華南理工大學的教授們在分析形式所使用的原形.
是偏向(純粹)幾何形式,圖像構成的分析.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陸元鼎是2000年客家學術論文集的主編,在學界仍是具相當代表性的.
當然;認不認同就屬個人的事了~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5-1-14 at 01:37 ]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5-1-14 00:14:37

Posted by andrew at 2005-1-13 00:01
陸元鼎是2000年客家學術論文集的主編,在學界仍是具相當代表性的.
當然;認不認同就屬個人的事了~

看来,华工成为二流子是迟早的事。
说这话可能涯会得罪很多客家朋友。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5-1-14 at 01:37 ]

andrew 发表于 2005-1-14 01:45:19

Posted by 兴宁阿哥哩 at 2005-1-14 00:14
看来,华工成为二流子是迟早的事。
说这话可能涯会得罪很多客家朋友。

思考的方式跟習慣,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吧?
我尊重個別具差異性的觀點.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5-1-14 at 01:48 ]

mayonghappy 发表于 2005-1-14 19:02:08

"護厝"一词大多数人还是能接受的吧,多数人是用这词的,同时会在后面用括号写上其他称呼.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5-1-15 14:02:06

Posted by mayonghappy at 2005-1-14 19:02
"護厝"一词大多数人还是能接受的吧,多数人是用这词的,同时会在后面用括号写上其他称呼.
可能福建的大多数人接受。
“护厝”北方叫“厢房”。
而且客家围龙屋基本没有这种错落有致的风格。
与徽派民居风格的区别也很明显。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5-1-15 14:38:25

厝,本身就是 閩語區的 特色詞語,沒錯。

客家沒有“梁”?廳堂中間最頂上的不就是“梁”麽?

我家鄉安置中梁還叫做 “上梁”,很慎重的。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5-1-15 15:06:54

Posted by yanxiuhong at 2005-1-15 14:38
厝,本身就是 閩語區的 特色詞語,沒錯。

客家沒有“梁”?廳堂中間最頂上的不就是“梁”麽?

我家鄉安置中梁還叫做 “上梁”,很慎重的。
建筑术语的梁是指穿斗式的山墙里托起“檩”的横木,同客家人讲的梁有别。
这样看来客家话指的梁是最高的瓦桁。

andrew 发表于 2005-1-15 15:14:48

Posted by 兴宁阿哥哩 at 2005-1-15 15:06
建筑术语的梁是指穿斗式的山墙里托起“檩”的横木,同客家人讲的梁有别。
这样看来客家话指的梁是最高的瓦桁。

這就是民居版的難處;沒有圖只有文字,
很難精確傳達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

:cry::cry:

[ Last edited by andrew on 2005-1-15 at 18:06 ]

mayonghappy 发表于 2005-1-15 22:25:02

厝,这个詞語是比较有闽南特色,但我们客家人是否就不能用呢?客家人之外的非闽南人也不能用了呢?

mayonghappy 发表于 2005-1-15 22:45:51

有些不是很准确,http://linknet.kyed.com/~cw/zhao/qianquan/jianzhu/06/mcsy.htm
名词释义
十三天  构成佛塔顶端相轮的层状结构。
三角尖顶  两弧间形成的突起,特别指石造的哥德式窗花。
大乘佛教  相对于小乘佛教,得道度化层面较宽广的佛教。
女儿墙  矮墙,通常用于防御。
小乘佛教  在得道度化层面较狭隘的佛教。与大乘佛教相对。
山墙  斜屋顶的倾斜平面端构成的垂直三角部分。
升  小方块,多为木造,用在栱上来支撑梁。
反回文  波浪状装饰线条,上凸下凹。
天花  天花板或穹窿顶的装饰,为凹下的方格或多边形木片构成。
支柱  木制构件,通常用于支撑椽。
支架  突出的建筑构件,用于支撑。
支提  佛龛或是其他圣地、圣物。
支提窟  一种佛教佛龛,从会议厅演变而来。
斗  通常为木造方块,于柱子顶端,支撑上部构件。
斗栱  柱子顶端的斗与栱合称,支撑主梁。
火焰纹  由两个反回文线条顶端相接所构成的形状。
半圆壁龛  半圆或穹窿状空间,特别指位于庙宇一端的部分。
古典柱式结构  建筑部分正面直接位于柱头上,通常由支撑的阑额、装饰的壁缘以及突出的檐口构成。
台基  建筑下突出的平台。
平坐;廊台  出于建筑主空间(通常为内部)的上层构造。
光塔  清真寺中的塔楼,用于呼唤回教徒做礼拜。
列柱  一整排间隔规律的柱子。
多柱式建筑  由多根间隔约略均等的柱子支撑屋顶的厅堂。
寺  佛教庙宇。
尖顶饰  山墙或是屋顶顶端的饰物。
曲面屋顶  由尾端弯曲的平面接合成的斜截头屋顶。
考工记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著述。
佛塔(STUPA)  佛教纪念物,原意为坟冢。
佛塔(PAGODA)  楼阁形的塔,各层大小由下而上递减,每层都有装饰精美的屋檐。
材  依斗的宽度而定的测量单位。
赤陶土  一种用于塑像的建筑或装饰用陶土。
里  长度单位,一里约500米。
昂  斜出的梁桁。
枋  水平构件,位于如窗户或走道之上,或是连接两柱或两框架的构件。
泥笆墙  以竹或木条编墙,然后涂以草泥。
门厅  房屋入门前的院落;通往建筑的门廊;大堂邻接的空间。
亭  构造简单的建筑,通常形似帐篷,位于园林中。
城墙  土造防御工事,通常见于碉堡及要塞四周,多半附有石造女儿墙。
屋脊  斜面屋顶两面相接所形成的角度。
屋檐  屋顶的一部分,突出于外墙之外。
拱廊  一连串由柱子支撑的拱形结构,有时成对,上有遮盖,形成走道。
柱  梁柱结构中的垂直构件。
柱子  建筑垂直构件,通常横切面为圆形,功能为结构支撑或装饰,或兼而有之,包括柱础、柱身和柱头。
柱身  柱子圆柱状,从柱础到柱头间的部分。
柱廊  建筑有列柱的门廊。
柱头  柱子顶端部分,支撑古典柱式结构比柱身宽,通常会刻意加以修饰或装饰。
相轮  伞状穹顶或亭,有时作为佛塔顶端的塔刹。
祗  天意,自然的精灵。
风水  与自然的调和,进而有让建筑趋于调和的体系。
浮雕  有凹凸的雕刻,依凿除部分多寡,分深刻与浅刻。
粉饰灰泥  灰泥的一种,专用于施加装饰处。
脊饰  装饰用的尖顶饰,通常位于墩、三角墙顶端或侧面。
轩  消暑的小屋,或是作为书房用的凉亭。
问廊  半圆形或多边形的拱廊或走道。
马赛克  以小片彩色瓦片或玻璃镶嵌成的装饰。
栱  雕刻成的突出横梁,通常为木质,位于斗之上,支撑主梁。
密教  与神秘仪式有关的佛教宗派。
密道  地下通道,通常位于柱廊下方。
斜截头屋顶  由两个倾斜平面构成的屋顶。接合部分为屋脊或是建筑最高的线条。
凉亭  位于观景点的开放式建筑,位于园林或是屋顶上。
清真寺  回教寺院,为回教意识型态的具体呈现。
喇嘛  藏传佛教的宗师或僧侣。
喇嘛寺  藏传佛教寺院的俗称。
喇嘛塔  藏传佛教墓塔.通常为瓶状。
棋盘花纹  以小块个体镶嵌成的棋盘状表面,如马赛克。
菩萨  佛的前身,有悲悯之心的灵体。
开间  量度中国建筑内部空间的标准单位。
园  花园或庭院。
冢  古代埋葬用的土丘。
暗层  夹层,通常位于一楼与二楼之间。
殿  高大的厅堂,用于举行庆典或宗教仪式。
碑  直立石造标记,以墓碑最常见,呈柱状或板状,上有雕饰或题字。
经  佛教神圣文字。
道  自然隐藏的力量。
椽  屋顶的木件,通常由屋檐边缘斜铺而下,支撑表层屋顶。
榭  凉亭或轩。
墩  长方形的基础;柱子或墙基部的支撑。
德  儒家的理想品行。
椁  石造外棺,通常装饰精美。
梁  如梁柱结构中的水平构件。
梁柱结构  依靠直线条的柱与梁支撑的结构。
闾里  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
壁缘  古典柱式建筑的中间构件,位于阑额之上,檐口之下。或通常指浮雕中水平的带状装饰。
壁龛  墙壁内凹处,通常置有塑像。
鸱尾  屋脊的尖顶饰。
檐口  突出的装饰线条,构成古典柱式结构顶端的部分。
檐廊  有屋顶,连接于建筑单面或多面的列柱部分。
湿壁画  画在湿灰泥上的画。
阑额  古典柱式结构的三大构件之一,位于柱顶,支撑壁缘和檐口。
檩条  沿屋顶长度分布的水平部件,位于主椽上,支撑次要屋椽。
悬臂梁  突出的构件,用于支撑梁或檐口。
护墙  墙壁的饰面。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想知道客家围龙屋的梁的结构